星期三, 11月 05, 2014

台灣大賽結束,職棒進化必須開始(1)-主場經營盡快敲定

前言:職棒二十五年在Lamigo Monkeys以四勝一敗擊退中信兄弟後劃下句點,今年offseason,沒有年度選秀會,沒有亞洲職棒大賽,沒有冬季聯盟,自由球員僅僅張建銘申請,可能的外援只剩下倪福德是否加盟中信兄弟,看來職棒冬天似乎很安靜,但想要永續經營的職棒不該也不能就此停歇,畢竟在2013世界棒球經典賽和曼尼效應所掀起的職棒風潮,來到2014年中職呈現兩極化的趨勢,Lamigo持續上升,但其他三隊重挫,即便平均觀眾人數還維持5000的關卡,倘若就此滿足,那絕對不是台灣職棒與台灣棒球之福。


再次面臨關鍵的轉捩點,身為台灣棒球火車頭的職棒聯盟與球團若只把重心放在自家球隊內部戰力的增補,誰有把握這兩年的榮光能繼續維持下去,到明年球季開始前還有很多工作不能延宕,就讓我們一一審視:



主場經營大勢所趨


根據中華職棒觀眾人數分析,將今年四隊主場觀眾人數攤開來看,Lamigo Monkeys和去年相比微幅上揚5.76%,過去是球迷霸主的兄弟,在中信接手後一度只排第三,還好靠著最後一戰牽涉到封王的天母球場一萬人滿場,以40人的些微差距居次,但也下滑17.48%,而去年觀眾人數墊底的統一7-Eleven獅下跌11.28%,至於少了Manny Ramirez後一瀉千里的義大犀牛,雖然下半季一度有望奪冠,球迷卻仍不捧場,觀眾人數一口氣暴跌將近四成,問題可能出在哪裡?


2014-10-18 18.26.46
全猿主場聲勢驚人


各球隊主場平均一場觀眾人數排名:

名次
球隊
總觀眾人數
職棒25
平均人數
職棒24
平均人數
成長率
1
Lamigo桃猿
374467
6241
5901
▲5.76%
2
中信兄弟
297536
4958
6008
▼17.48%
3
統一7-ELEVEn
295131
4918
5543
▼11.28%
4
義大犀牛
257596
4293
6864
▼37.46%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Lamigo將重心放在主場經營上得到了回報,不只在球季賽熱區定出差額票價,光季賽門票收入就超過九千萬,幾乎是中信兄弟(約五千萬)的兩倍,台灣大賽也把門票拉高到史上新高的1200元,藍卡威和紅不讓T恤所呈現的氣勢十分驚人,與千葉羅德海洋隊之交流戰三場照樣吸引將近兩萬人,整年票房收入突破一億三千萬,封王遊行更是讓球迷和球員感到驕傲,相信旁觀者都會心動。


桃猿的成果,使得經營主場成為其他三隊效法的對象,但其實除了統一獅以台南球場為根據地外,中信兄弟和義大犀牛都沒有自己真正的家,不趕快敲定怎行,畢竟主場認養得動到硬體工程,可不是兩三天就能趕工完成,在休季期間若不盡早動工,如何趕得及新球季。


中信兄弟情歸何處?


原本球迷最多的兄弟象,在中信接手後人數狂降,可能的原因太多,值得另外開主題敘述,在此不需多談,因為全猿主場時啦啦隊被趕到外野後,九月採行全象主場,但空俱形式沒有內容,直到總冠軍賽才真正發生效果,雖然比不上桃園球場的威力,但也足以讓球團經營感到滿意。


事實上,中信兄弟球季末期就傳出要認養主場,將目光放在台中洲際棒球場,也在總冠軍期間穿梭檢視,討論如何改善設施與空間配置,當時兄弟李文彬領隊語帶保留說「中信母企業還在與威達討論中,目前還沒有答案。」然而十天過去了,沒傳出任何新消息。


雖然說兄弟象本來就以全國主場為主,直接找個家安頓可能不太習慣,但大台北地區沒有適合認養的球場是不爭的事實,台北市天母棒球場周一到五的球賽不能超過十點,新北市新莊棒球場缺乏室內牛棚,而且太多空間被新北市體育處使用,即便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曾致電關切,若要認養工程浩大,政府沒配合,中信兄弟接手的機會也不高。


不管要落腳何處,洲際、新莊、天母其實都值得納入考慮,但凡是得先起步才行,時間並不等人,再不決定到時候硬體修繕可就來不及,今年以「新手上路」為理由多次延宕球團事務的兄弟,在主場這塊總不能再拖吧!


2014-10-21 20.14.47
全象主場不惶多讓

義大犀牛落腳澄清湖?


集團以高雄為根據地的義大犀牛,認養澄清湖棒球場在合理也不過,但球團接手兩年來始終只聞樓梯響,好不容易因為明年大聯盟開幕戰破局,預計10月進行澄清湖球場認養招標作業,開放有意認養的公司投標。


但日子都來到十一月,也只有義大犀牛謝秉育領隊兩個月前曾表示,「已將認養計畫書與評估報告送給高層,只待集團高層決定要不要認養。」查政府電子採購網只找到「高雄澄清湖棒球場機電及空調設備等改善工程」第1次變更設計新增項目議價和「高雄澄清湖棒球場機電及空調設備等改善工程」第1次後續擴充採購的公告,到底高雄市政府有沒有針對澄清湖棒球場認養開標,是誰得標的消息通通沒進展。


澄清湖棒球場雖然有交通不太便利,位置離市中心較遠以及球場稍嫌老舊等負面因素,但它也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大球場,加上地緣之便,理應是義大球團的首選,假如真的不想認養澄清湖,那也該儘快另尋新家,想辦法讓全犀主場真正實現吧!



統一繼續紮根台南!


和中信兄弟、義大犀牛相比,統一7-ELEVEn獅至少已經計畫妥當,將於11月底進行台南球場燈柱移動作業,將把妨礙視線的燈柱拆掉,重建新燈柱,估計可增加1000多個座位數。並準備找一座大型公有停車場,方便讓球迷停車,然後再接駁車密集接送,方便球迷看球,以解決台南球場周遭的停車大問題。


壞消息是,球場老舊問題始終存在,八十幾歲的台南球場,雖然曾於1970年、1988年與1995年進行大幅整修,但還是過於老舊,或許統一獅該考慮搬家的可能性?只不過台南棒球村基地所在的和順寮過於偏僻,試圖「原地重建」卻未獲得台南市政府支持,變成球團經營上的兩難。


好消息是,起碼統一獅已經準備好要動工,詳細計畫並試圖解決現有問題,總比什麼都不做懸在哪裡要好,接下來就等再次翻新,燈柱移動後的成果吧!


有競爭才有進步


其實,Lamigo Monkeys的主場經營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但離十全十美還有不小的距離,只是此時沒有夠格的競爭對手,整體看來更顯突出,也只有其他三隊加緊腳步跟上,才能刺激出不一樣的火花,中職球隊主場經營進步,至少有機會減緩下滑觀眾人數,甚至逆勢衝出新的一片天,就看球團當局開不開竅了!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運動視界關鍵評論網痞客邦 PIXNET
















星期一, 6月 09, 2014

2014中職新人選拔測試會

在職棒打球,是多數棒球人的夢想,但若沒有顯赫資歷,或是球團推薦,就得循參加測試一途,6月9日上午,一群追逐夢想的球兒在此打拼,雖然天空不作美,測試數度打斷,捕手以外的打擊練習還挪到室內,守備、跑壘測試更因大雨不斷只好取消,但對他們而言,儘管只有少少的幾顆球、短短數分鐘,卻是展現自己的少數逐夢機會,怎麼能不緊緊把握。

在41人報名,40人參加的中華職棒2014年季中新人選拔測試會裡,最後只有15位球員上榜,但這15人僅獲得參加選秀的機會,並不代表以後就一帆風順,能踏進職棒窄門,甚至成為家喻戶曉的球星。

平心而論,在短暫的時間、有限的空間與單調的測試方法下,並沒觀察到令人眼睛一亮的球員,在職棒各球團與聯盟人員的開會討論後,也只有八分之三的選手通過此關,其中二十五位被刷掉,想要打職棒只得來年再測試,或者再也沒有可能。

一早冒雨來到新莊棒球場,在旁觀察2014測試會,腦中思索到底該怎麼呈現,最後決定,名單公布其實網路上都查得到,我該做的,就是忠實紀錄,替每位選手留下照片,不論他們的未來如何,是否能站上職棒戰場,或是得轉換跑道,至少,在那個天候不佳、大雨不斷的上午,他們努力過。

Tryout01
選秀測試會40人


IMG_7626
鄭力瑋

IMG_7636
李介豪

IMG_7642
胡建庭

IMG_7646
顏嘉騰

IMG_7663
林祖正

IMG_7679
江忠城

IMG_7696
李峻旗

IMG_7706
林蔚諭

IMG_7711
彭偉航

IMG_7715
陳柏瀚

IMG_7732
林丹盛

IMG_7736
黃思漢

IMG_7752
曾冠儒

IMG_7769
蔡欣宏

IMG_7793
陳智瑋

IMG_7802
黃明輝

IMG_7809
鄭皓達

IMG_7820
楊承翰

IMG_7824
潘清龍

IMG_7827
高鵬翔

IMG_7852
張鎧巖

IMG_7862
蔡益民

IMG_7868
李俊逸

IMG_7872
楊承駿

IMG_7878
賴偉倫

IMG_7884
黃玉璽

IMG_7890

陳偉漢

IMG_7899

徐苡綦

IMG_7907

張志強

IMG_7918

胡兆男

IMG_7923

吳奕璋

IMG_7936

黃明德

IMG_7938

李嘉榮

IMG_7946

林文傑

IMG_7957

紀品宏

IMG_7966

賴柏銓

IMG_7983

謝志豪

IMG_7989

謝志弘

IMG_8007

陽耀華

IMG_8012

力良順

星期一, 4月 07, 2014

從旅行走進棒球

在台大職棒社相遇承曄至今近二十年,那是韓國巨砲李承燁還沒成為棒球迷耳熟能詳人物的時代,中華職棒正處於第一次顛峰,賭博事件還沒爆發,有意思的是,當時我開始接觸美國職棒,而承曄和楊榮健學長兩人已投入日職的研究,和幾位社友們在聯誼性質的社團增添學術氣息。

從那時起,由於語言的隔閡,承曄就是我求教日職事務的對象之一,1998年9月球魂網站成立,2000年底承曄開始撰寫「日職球場巡禮」,介紹一座又一座的日本職棒球場,或許可算是「透視野球」和「旅行 日本職棒」的濫觴,後來網站營運無法自給自足,承曄卻沒有因此放棄寫作,先在個人新聞台開「橫濱赤煉瓦倉庫」、接著是部落格「日本職棒筆記簿NPB Note」,同時間陸續在雜誌寫稿,傳遞台灣較少見的日本棒球消息,並發表自己對日職的看法。

身為一個大聯盟球迷,總有個願望想把美國大聯盟球場走遍,但礙於時間和金錢的限制,只能蜻蜓點水跑過幾座美國球場而已,反倒是因緣際會造訪神宮球場、東京巨蛋和橫濱球場,其中東京巨蛋更去過好幾趟,包括美日對抗賽、火腿還沒搬到北海道前的球季賽、明星賽和第一次世界棒球經典賽,親身體驗日本棒球文化,夾雜不同棒球國度之間的激盪。

參訪球場的同時,留意到球場旅行是承曄文章的大宗,嚮往他能不斷地跑球場,更佩服他能將過程轉化為內容,帶給讀者第一手的情報,後來多次合作出版職棒年鑑,也曾討論出書的可能,但總因找不到出版社所以沒有下文,但承曄並未因此放棄,反而開始付諸行動,沒過多久就和李赫、林小乙討論要怎麼發行、編輯、配圖,展現他的能力和執行力,自己出資,「透視野球」焉然誕生。過了兩年再被出版社看上,重新擬定發行計畫,以「旅行 日本職棒」的面貌現身。

前一本書沒能幫忙推(反正不需要我推也差不多賣完了!),這次承曄找我寫推薦序可不能再推辭,套句我常用的話,你,怎麼能不愛「旅行 日本職棒」!相信錯過「透視野球」的讀者,千萬不能和「旅行 日本職棒」失之交臂,而看過「透視野球」的讀者,也一定會喜歡「旅行 日本職棒」。

相關連結:

※2014臺北國際書展活動

活動名稱 :馬拉松簽書會
活動場地 :世貿1館 書展大賞館
活動場次 : 2014/02/09 15:00~15:20

活動名稱 : 球場旅行:認識異國文化的另一條路線 新書演講
活動場地 : 世貿1館 黃沙龍
活動場次 : 2014/02/09 19:00~19:45

※新書發表活動

活動場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152號3樓(永漢書局)
活動場次:2014/02/22 14:00~16:00
報名連結:http://www.9393.com.tw/f1_2.php?id=175

活動場地:臺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177弄6號(Arthere Caf?上樓看看)
活動場次:2014/03/08 14:00~17:00
報名連結:http://tinyurl.com/lv48sks

活動場地 : 台中誠品【園道店】 3F文學書區
活動場次 : 2014/04/05 15:00~16:00

活動場地 : 高雄誠品【夢時代店】 3F書區舞台
活動場次 : 2014/04/26 15:00~16:00

活動場地 : 台南誠品【文化中心店】 3F主題書區
活動場次 : 2014/04/26 20:00~21:00

星期六, 3月 22, 2014

職棒二十五年轉播收視懶人包

每個時代都有開始,也會有結束,職棒二十五年,不論製播都沒有緯來,改由民視製作、博斯體育頻道播出,會對中華職棒、有線電視生態、觀眾收視習慣、運動圈和體育頻道產生怎麼樣的衝擊?目前還不知道,不過為了方便與紀錄,針對轉播收視整理相關資料並持續更新中。

◎職棒二十五年到底由誰轉播?

日前MP & Sliva宣布中職二十五年全部240場球季賽加明星賽、季後賽的轉播權賣給博斯體育網,另外MOD原本就已談下150場轉播權(IPTV與手機),將每天一場於愛爾達體育台播出,轉播中職長達十七年的緯來電視台確定缺席。

◎該怎麼看中職的比賽?

現在台灣有線電視類比訊號沒有博斯體育網的頻道,往年打開有線電視就能看到中職的場景已不復見,除非加裝數位機上盒或MOD或透過網路、手機才行,目前觀看球賽方式如下:
  • 中華電信MOD
    博斯是在無限台(MOD173台)、運動網(MOD175台)可以收看,另外愛爾達體育台是MOD170台,這三台都不在安裝MOD的免費套餐當中,其中愛爾達體育台屬於愛爾達歡樂餐(99元),單台50元,博斯無限台、運動網則是黃金套餐(250元),單台30元。
  • CPBL TV
    球迷也可以透過網路直接連CPBLTV.COM,初期免費,預計六月份開始收費,價錢尚未公布。
  • 手機
    直接連CPBLTV.COM,或是MOD家庭豪華餐訂戶可免費使用多螢服務,用戶需先在家中MOD電視前設定好配對裝置,外出時就能在手機、平板電腦開啟MOD App繼續觀賞MOD的影視內容。目前多螢服務僅限定家庭豪華餐訂戶免費使用,MOD精選套餐訂戶無法使用。
  • 有線系統機上盒
    部分有線系統台和博斯體育網簽約,中職開賽前兩週將免費不需要額外費用,但前提是得先安裝有線電視系統所提供的機上盒。
◎哪些系統台可以透過機上盒觀看?

包括台北聯維寶福、新北市板橋的大豐以及台中市西海岸、大屯、威達等十六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已經和博斯體育網簽約,不需要安裝MOD一樣看到中職的轉播,詳細涵蓋區域如下,目前東部縣市、離島、桃竹苗、屏東都沒辦法透過機上盒觀看,而且有線電視「凱擘」、「台固媒體」、「中嘉網路」、「台灣寬頻通訊」集團所屬的系統商都和博斯無約,或許打客服電話是催促系統業者增設博斯運動頻道的最快方式。




◎博斯體育、無限台在有線系統數位機上盒的第幾台?


和緯來體育台幾乎定頻在有線電視的72台相比,博斯頻道在各系統業者的數位機上盒頻道並不一樣,從252, 253, 303, 301, 到 603, 606不等,相關資訊請見上表。

◎能直接透過有線電視看到嗎?

目前沒辦法,但博斯體育網試圖在有線電視上架,也會向NCC提出申請,不過流程需要多久時間,申請通過後有線系統業者會不會讓博斯上架不得而知。

◎從緯來到博斯,中職的收視戶差距多少?

根據NCC網站上的有線電視〈播送〉系統一0二年第四季全國總訂戶數統計表(含數位服務普及情形),目前全台戶數約828萬,安裝有線電視的約498萬戶,能觀看博斯合作的頻道機上盒大約55萬戶,即便增加MOD的95萬戶左右,也只是原本有線頻道的三分之一不到。又,一般相信全有線電視戶比統計資料高出許多,實際戶數應超過七百戶,那新轉播頻道大概只有原本的五分之一左右。

◎那緯來呢?以後可能在緯來看到中職的比賽嗎?

這兩年MP & Silva的合約已經簽給博斯,同時間緯來電視網發聲明稿表達遺憾,而據博斯總經理黃敬庭的說法,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會以和系統台協商為優先,短時間沒計畫和有線頻道合作,不過承包中職轉播全的MP & Sliva 營運總監陳佩芝提及談判時間太趕無法與緯來達成協議,這次沒能和緯來合作成功,但希望未來仍有機會合作。

最近更新:2014/3/22 11:00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關鍵評論網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

CPBL25Broadcasting

星期一, 3月 17, 2014

從免費到21.4億元,回顧中職轉播史六大謎團

中華職棒二十五年將在3月22日開打,官辦熱身賽已在3月8日率先登場,但雖然轉播權早在過年前賣出,但直到熱身賽前一天才確定由知名度、普及率較低的博斯運動台負責12場熱身賽的現場直播,還發生轉播首日大當機的事件,至於球季賽、明星賽和季後賽由誰負責還是個謎,讓不少球迷憂心忡忡,不過,若回顧中華職棒轉播歷史,會發現謎團還真不少。

謎團一:免轉播權利

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職棒現場實況轉播,在二十五年前可是連影子都沒有,職棒元年初期因為比賽時間長不容易安排,收視群不多而對轉播興趣缺缺的三家無線電視台,最早只有中視週日晚上十點包給外製公司九十分鐘的「職棒看中視」,直到廣告旺季才改變,台視先投入週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錄影轉播,中視也把節目往前移動,動作最慢的華視不甘示弱,7月14日挪出週六下午熱門時段,現場立即轉播統一、味全之戰,首開職棒LIVE先河,但不論老三台參與先後,整體轉播場次不多,至於關鍵的轉播權利金,時為職棒聯盟祕書長洪騰勝認為,以當時的氛圍轉播對棒運的推展及職棒發展有幫助,暫時不考慮收取電視轉播權利金。

還好免費只有一年,職棒二年開始進帳,至少開幕戰、總冠軍戰、明星賽,每場收權利金2萬元,職棒三年有線電視加入,年代電視台首次支付權利金轉播中華職棒三年賽事,整年有線電視台播36場每場1萬元,由子公司聯意公司負責製播,現場轉播人員由聯盟提供,同年8月15日統一獅對味全龍、8月16日兄弟象對三商虎,衛視體育台在中視的幫助下對全亞洲實況轉播,11月年代還與衛視中文台合作LIVE播出金冠軍第二、三戰。

職棒四年飛梭棒球台成立以跑帶方式轉播,每天二十四小時播出兩場新球賽與重播兩場舊球賽,台北等地可以線纜現場轉播,其他地區則以錄影轉播於兩天內D-Live,該年象獅總冠軍戰更首度利用衛星於TVBS頻道LIVE,至於權利金價碼,新聞報導只提及至少一千萬,但詳細金額並未公佈。同時期無線電視台的權利金為每場3000元,不過台視基於節目時段考量,職棒四年幾乎放棄全部的轉播工作,中視則於每週日深夜錄影轉播當天晚上的球賽,華視是在每週三下午體育節目時段,播出每週二的比賽,和有線頻道不易抗衡。

謎團二:三年九千萬「天價」?

就這樣,從無到有,四年下來電視轉播慢慢成為趨勢,到了職棒四年底,聯盟與年代公司達成三年九千萬合約協議,這比起前一年起碼漲三倍,更是台灣運動史上最高額的電視轉播權利金,而且聯盟不再提供現場轉播人員,減少人事成本,看起來賺很大。

只不過,被外界等著看笑話的「冤大頭」邱董並非省油的燈,把搶手的職棒轉播搭配HBO連賣,當時全省第四台戶數五千以上規模較大約220家左右,邱復生以職棒轉播作號召,與其中120家業者簽約,負責轉播職棒的歡樂無線台每收視戶每月只收15元,但前提必須同時簽下每戶再加收120元的HBO,保守估計,職棒五年四到六月份為無線衛星電視(TVBS)創造新台幣三億元業績,週末現場轉播搭配週間錄影轉播,不但讓職棒再掀起另一波高潮,也讓拱手把金雞母讓給別人的職棒聯盟傻了眼。

平心而論,就當初的時空背景來看,原本沒啥人有興趣轉播的職棒突然有人願意花大把銀子買權利,讓人很難拒絕,但年代收入高讓職棒眼紅,而且當初簽約過程聯盟祕書長屠德言都未被諮詢,1994年七月就傳出有領隊表示「不排除重訂新約的可能」。也考慮以延長期限作條件,再重訂新約共享利潤,但都沒成真,只確定接下來的合約公開招標,各家虎視眈眈的電視台傳聞不斷,轉播權利金預期再次飆漲。

cpbl-broadcasting
中華職棒轉播權利金歷史
*1999年原訂300場比賽,因921大地震取消22場。 #2008年米迪亞暴龍遭停權,取消2場比賽。
謎團三:緯來?緯來?!!

1995年8月18日職棒八~十年的轉播權利正式開標,標單如下,編號一號香港商星衛星就是衛視,天通則是ESPN,力霸友聯為東森媒體集團前身,金頻道和俊國都是第四台業者,以目前來看這些投標廠商大概都能理解,但在將近二十年前,緯來根本還沒誕生,而原本轉播的年代願意出之前合約的八倍價碼,卻只排名第四。

編號        投標廠商                 報價
01  香港商星衛星傳播公司   375000000
02  緯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545840000
03  力霸友聯全線傳播公司  1229999998
04  天通股份有限公司     875000000
05  年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684000000
06  金頻道有線傳播系統    930000000
07  俊國有限傳播系統     666000000

雖然同時間年代願意以出和緯來相同價碼15億4584萬元優先續約,卻得不到聯盟的回應,因此從每週兩戰現場直播改為場場直播,另外,俊國熊因為電視轉播權利金分配辦法不合理等因素,解除聯盟委任,最終老闆陳一平被停權一年,俊國熊易主,當時醞釀中的新球團加盟,為了擔心一次增加兩支球隊瓜分權利金,也確定職棒八年只增加一隊,而且新球隊不得均分轉播權利金,但只讓中信加盟中職的結果,間接成為年代和聲寶合作催生出第二聯盟的導火線。

可惜好景不長,職棒賭博黑鷹事件發生,1997年11月14日,聯盟臨時常務領事會議決議,時報鷹職棒隊於中華職棒九年停權一年,隔年九月正式解散先少一隊,轉播權利金也從一年5億1528萬降到3億6069萬,原本沒分到轉播金油水的新球團中信得以順勢接收時報鷹的Share,但假球沒解決持續向下的中職,1999年11月初三商虎宣布解散,11月底味全龍也宣布停權一年,在隔兩天臨時常務理事會否決龍隊停權決定後,過11天味全龍正式宣布解散,職棒再回到四隊的規模,轉播合約則在職棒聯盟季中試圖守住三年六億的無功而返,最終只能九月初以三年四億八千萬成交後,再因為少兩隊剩下一年9600萬。

謎團四:四台OB車、四台SNG車

在台灣棒球最黑暗的時代,靠著2001年世界盃中華隊奪得季軍,棒球熱潮再起,加上2003年1月13日中華職業棒球聯盟與那魯灣職棒公司簽署合併協議書,原本轉播CPBL的緯來和轉播TML的年代開始將注意力放在爭食職棒14~15年合約上,最終兩家電視台各分到150場,第一年轉播金保證兩億一千萬,隔年小漲2400萬,看來似乎又回到正軌。

但事情可沒這麼簡單,國際體育頻道ESPN試圖紮根台灣,想參與職棒轉播,曾出價每隊6400萬元,但被CPBL領隊會議拒絕,讓興農牛老闆楊天發感到不解,決定和ESPN、民視合作,讓出50場主場轉播,但和原本與緯來、年代達成協議的職棒聯盟發生衝突,導致2005年3月13日的開幕戰,兩邊派出「空前」陣仗,緯來出動包括2台OB車、2台SNG車、20台攝影機、3位球評、及該公司所有體育主播,ESPN則動用2台OB車、2台SNG車、14台攝影機、來自新加坡的轉播團隊與主播,好一場轉播權大戰。

途中年代抽手放棄150場轉播,原本認定ESPN為「境外媒體的」緯來改邀ESPN平分轉播權,不過ESPN原只有轉播50場的預算和規模,最後並未承包中職轉播,就這樣緯來單獨轉播職棒時代開始,一播又是九年,期間「假球事件不斷」,轉播權利金一隊一年也只分到四千多萬,還可能因為收視率太低調降。

謎團五:一百五十萬很貴?

就這樣高峰低潮不斷,差點還面臨解散的中職,職棒24年靠著中華隊在經典賽成績優異,加上曼尼旋風眾多效應加持下,觀眾人數跳升近兩倍半,也吸引跨國媒體代理商的興趣,MP & Silva一月下旬以6年21.4億元標下中職轉播權後,職棒25年新球季將會有不同的新風貌,但協商月餘結果並不理想,熱身賽只能找到博斯體育台和無限台轉播,讓一般觀眾跌破眼鏡。

在這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價碼問題,在每隊可分金額達史上最高8925萬的同時,每場轉播權利金也逼近150萬,和前一年的72萬相比至少一倍,所以傳出轉播電視台太貴不願意吞下去的消息,不過,若回顧職棒歷史,當中曾經五年單場轉播權利金超過一百萬,兩次合約都是在有競爭的情況下談成,和這次六年合約類似,有競爭所以價錢拉高,在自由市場上可是常見的現象。

更別忘記,前兩次高單價權利金分別發生在九年前和十七年前,就物價來比現在的100塊只是當時的85或90塊,而且從觀眾人數得知,去年單場平均人數都比前兩次還高出不少,而且一場比賽直播三小時、外加重播,新聞、帶狀節目,至少可以轉換七個小時的時段,講權利金不便宜有道理,但真的超出有線電視台的負荷?這只有電視台高層人士才知道了。

除非,MP & Sliva 要價遠高於單場150萬。

IMG_0319
職棒轉播花落誰家?


謎團六:職棒二十五年從新開始?

就國外來說,洛杉磯道奇、費城費城人轉播權利金重簽才是真正天價,費城人25年25億美金,平均一年一億美金,道奇同意25年70億美金,而這還只是地方電視台,不算全國轉播,畢竟運動比賽能呈現最真實的一面,各國電視台無不想辦法花高價搶轉播,才能在頻道大戰取得先機。

反觀台灣,目前從有線電視用戶828萬,若只有MOD的124萬、博斯的96萬能觀看,職棒潛在的收視群狂降,熱身賽還能接受,畢竟連美國職棒熱身賽都不是場場轉播,但若球季開打還維持如此就傷腦筋了,即便同時間CPBL TV上線不收費,以目前台灣觀眾的習慣來說還是欠缺什麼。

不論最終是緯來繼續出線全包,還是多分到無線電視台,亦或是新有線頻道的投入,職棒二十五年轉播一定和以前截然不同,起碼製播分離就是全新的體驗,至於球迷們可以搬張板凳,在旁邊好好看戲,就等3月22日職棒開打後看比賽吧!

星期一, 1月 06, 2014

亞運棒球該組什麼隊?

亞運棒球項目日前召開二次協調會,包括中華棒協、職棒球員工會、中華職棒聯盟、學者專家與會討論,主持人體育署競技組長王漢忠會後表示,大家的共識就是亞運比照經典賽,組成最強中華隊參賽。
姑且不論最強隊打亞運是否為全民共識,相較於經典賽世界各大棒球強權傾力出征,台灣在仁川亞運的兩大對手,去年已推出新一代侍日本生力軍準備下屆經典賽的日本,其亞運代表隊不會動用職業選手,而韓國則因為身為地主國加上經典賽首輪失利,所以決定停賽投入,在只有一個對手全力備戰的情況下,台灣真的需要組最強隊?
亞運到底算哪一級?
試圖籌組最強隊參賽的想法其來有自,根據「振興棒球計畫」,奧運、亞運、經典賽屬一級賽事,今年開始的強棒計畫也準備承接原有的精神,但在棒球被踢出奧運之後,亞運重要性能否和經典賽相提並論,值得商榷,更何況國際棒壘聯盟2015年還有日本東京開打的超級十二強(Premier 12),以及2014年底將在台灣舉辦的21U世界錦標賽,倘若哪天棒球重回奧運,攸關奧運資格的亞錦賽明顯也更為重要,都需要台灣投入更大的資源來準備。
連體育署長何卓飛自己都表明「一級賽事可再區分,一級中的一級是經典賽奧運,一級中次級是亞運。」換句話說,他也明瞭經典賽和亞運是有段差距,不巧仁川亞運的時程排在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與職棒球季賽衝突,使得職業球員參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該不該因為亞運停賽?
有人認為職棒停賽就能解決問題,別忘記自從職棒球員開放參加國際賽開始,1998曼谷亞運、2002釜山亞運、2006杜哈亞運、2010廣州亞運,雖然每屆都有中職球員參加,但那是因為亞運多在球季結束後才展開,唯一賽會較早的釜山亞運,則在中職調整賽程後,於球季賽和總冠軍賽之間比賽,中職唯一停賽的歷史是於2004雅典奧運,將八月份的賽程停賽四周,但亞運不是奧運,沒理由受到同樣待遇。

亞運棒球該比照經典賽?
亞運棒球該比照經典賽?
畢竟,職業運動本來就屬商業行為,在下半球季爭冠的最關鍵三四個禮拜停賽,要怎麼對球迷交代,龐大的經濟損失與空等的其他球員、球隊該如何是好?若因此主將受傷或面離低潮,反而誰輸掉年度冠軍該找誰賠償?在亞運重要性遠比不上其他賽事的今日,不需要也不該安排職棒停賽。
中職需不需要國際賽?
只要經歷過2001年世界盃、2013年經典賽的球迷就知道,國際賽很容易對中華職棒形成一大利多,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不參加國際賽,職棒會吃虧的想法,但若仔細思考,咦,不是年年有國際賽,在台灣辦的大賽更是不計其數,為什麼職棒受惠的次數如此稀少?
原因很簡單,在贏球等同國球的台灣,要在國際賽打出好成績才能對台灣棒球有正面助益,1998曼谷亞運連輸給韓國、日本,2008北京奧運、2009WBC連敗給中國,怎麼可能讓職棒吃到甜頭?何況日本早就證明,就算是大學業餘出征戰力也不會比職棒差多少,韓國又是菁英出征,萬一沒交出好成績,豈不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中職該不該參加亞運?
近十多年來每年國際賽征戰不斷的台灣球員,造成多少好手損耗損不說,另一方面也讓年輕有潛力球員缺乏張力足夠的賽事歷練,亞運若要邀請或徵召職棒各隊最強好手,實在非台灣棒運之福,加上中職一軍選手正處於球季最後一個月爭冠期間,應婉拒參加仁川亞運,先把自己顧好才是。

不過,有鑑於主管單位體育署必須在亞運交出成績單,且國內職棒二軍球員程度不遜於業餘選手,另外二軍球季比賽場次較少,容易彈性調整,也為了培養下屆經典賽的可用之兵,兼顧整體棒運發展,職棒二軍出征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亞運不該組最強隊?
其實,在九月中旬舉辦的仁川亞運,由於和世界各國職棒球季相衝,即便韓國都沒辦法徵召旅美大將,在MLB、NPB都有頂尖球員的台灣根本不可能組成最強代表隊,顯而易見還有更重要的賽事等著我們,主事者該知道輕重緩急,才是台灣棒壇之福。

更何況,依據「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亞運前三名分屬二等一級、二級、三級獎章,可以領300、150、90萬獎金,若只從職棒挑少數最強球員配合,那豈不是有幫其他球員坐領獎金之嫌?更糟糕的是,萬一亞運再次奪金,讓更多球員因而免役,連五年列管都不需要,影響到下一次重大國際賽的組成該怎麼辦才好?

所以,亞運不該組織最強隊,要把眼光放遠,為了台灣棒球的未來,藉此多找尋人才,下次大賽時再來組最強隊。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關鍵評論網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

星期一, 4月 08, 2013

772球的代價?!


我雖然不會日文,但我看得懂數字。

已經打完的第85回春季甲子園,眾所矚目的済美高校安樂智大投手,第一戰232球(3月26日以4比3延長13局勝広陵)、第二戰159球(3月30日以4比1勝済々黌)、第三戰138球(4月1日以6比3勝県岐阜商)、第四戰134球(4月2日以3比2勝高知)合計投663球把済美高校送進冠軍賽,可惜氣力用盡,第五場4月3日只丟109球以1比17慘敗給浦和学院,而且是在落後八分時才退場,讓人想把済美高校上甲正典監督抓起來痛打一頓的衝動。

落敗後痛哭的安樂智大
我知道高中棒球充滿熱血、拼勁,全力以赴的認真讓球迷、家長、同學十分感動,不論輸贏都會流下男兒淚,讓人不得不注意他們,但,有必要這樣糟蹋未來的棒球之星嗎?

聽過高塚信幸嗎?

我想可能要非常熟悉日本棒球的人才聽過,至少在今天以前,我確信自己完全沒印象。

但在十七年前的春季甲子園,當他還是智弁和歌山的高二投手,連四場先發共投712球,幫助球隊打進冠軍賽,只不過手跟著就出問題。

高三時雖然拿到夏季甲子園冠軍,但最後只以第七順位加盟近鐵野牛,始終無法恢復到過去的身手,後來轉任捕手、內野手還是沒有起色,2003年收到戰力外通知,從此與職棒說再見。

當然,我不知道安樂智大未來會如何,說不定他天賦異稟能克服如此重的負荷,也不知道高塚信幸若沒連續先發,當時合計只投200球會不會讓他進職棒後從此一帆風順,我只知道,人總是有極限,適當的保護有其必要,九天投772球、五天內投540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超出極限,更何況他只不過才高二生而已。

雖然安樂智大很不甘願,表示夏天要再來,也許他有這個本事,也由衷希望他能再打甲子園,但,真的不要在連續先發了!

至於說出「最擔心的就是安樂的疲勞面顯現出來,5局是集中力中斷了。」的上甲正典監督,儘管他教練生涯成績顯赫,十五次帶兵打進甲子園,兩次優勝、兩次準優勝,累計24勝13敗,但,實在無法讓我對他保留任何一絲尊敬,這個名字我會牢牢記住。

同時還要記住的,也包括甲子園出賽32回,累計63勝29敗、優勝3回的智弁和歌山高 高嶋仁監督,他正是高塚信幸的教練

済美高校 上甲正典監督
智弁和歌山高 高嶋仁監督

對了,現年34歲的高塚目前是壽司師傅,希望他在棒球之外也能闖出一片天!雖然壽司師傅一樣值得尊敬,但由衷希望安樂智大不會成為下一個高塚信幸。


延伸閱讀:

星期六, 3月 02, 2013

寫在經典賽之前

剩下一小時不到,經典賽就要正式開打,首場賽事中華隊迎戰澳洲,二十二小時後碰上荷蘭,休息一天再對決韓國,三場對手都不好惹,雖然偶而聽到進前八強沒問題,準備買飛東京機票的消息,但其實就各隊陣容而言,並沒那麼樂觀,

死亡之B組

拿澳洲來說,以球員資質而言算是三隊之末,陣中雖然沒有大聯盟現役球員,但卻有三大優勢可幫助他們加分,包括教練團具備球探底子,情蒐作戰有一套;二月中剛打完澳洲棒球聯盟,選手狀態處於顛峰以及半數球員沒和任何球隊有合約,勢必全力以赴爭取繼續打球的機會。

而荷蘭是經典賽B組唯一擁有現役大聯盟選手的勁旅,雖然先發投手Jair Jurrjens和超級新秀Jurickson Profar最後關頭缺席,但明星外野手Andruw Jones、兩屆日本中央聯盟全壘打王Wladimir Balentien以及經典賽無安打投手Shairon Martis都還在陣中,兩年前還拿過世界杯冠軍,荷蘭已經從歐洲強權晉升為世界群雄之一。

至於韓國雖然痛失美國大聯盟等級的外援,加上柳賢振赴美,金廣鉉、奉重根等人退賽,讓人懷疑高麗棒子能否持續威風八面,但這幾年多次國際賽所打下來的厚實基礎,讓人還是對KBO老將和菁英不敢大意,即便無法重現北京奧運金牌的光輝,但韓國依舊四強的熱門人選。

儘管台灣球員也不是省油的燈,但若就陣容資質而言,的確無法佔上多少便宜,最明顯地就屬地主優勢,場地、氣候、食物熟悉,又有滿場上萬名球迷的加油打氣,比賽起來自然較無後顧之憂。

該拼前兩場?
目前從各種角度和訊息得知,中華隊會將重兵擺在前兩場,旅美好手王建民掛帥先發主投澳洲之戰,旅日投手陽耀勳準備對戰荷蘭,但若以晉級為主要目標來說,也許可以考慮戰術別固定不變,得跟著其他比賽結果伺機而動。

畢竟,若順利拿下澳洲,應該得仔細觀察第一天荷蘭韓國之戰是誰出頭,萬一荷蘭獲勝,代表即便我們擊敗荷蘭,但若無法擊退韓國,可能遇到三隊戰績相同,得靠得分率與失分率之差來決定誰能出線,與其如此,就代表得留足夠的主力投手準備韓國之戰,這樣若打退韓國,就確保能以兩勝一敗之姿前往東京巨蛋續戰。

當然,若韓國贏球,自然得把矛頭指向荷蘭,這樣不論最後一場輸贏,都能取得前兩名資格晉級第二輪。

振衰起敝

雖然對中華隊而言,這是四天內的三場硬仗,但這不只是三場難打的比賽而已,對台灣來說,這是洗刷過去兩屆只拿一勝,以及四年前十多小時連兩敗,成為一支遭到淘汰球隊,號稱「世界五強」卻落到得打資格賽窘境的最佳機會,在自己的土地上、在自己的球迷面前揚眉吐氣,意義格外不同,球員無不全力以赴,就是希望取得好成績。

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台灣棒球在國際賽成績不理想,2008北京奧運、2009經典賽兩度敗給中國,職棒環境因為假球事件持續低迷,雖然振興棒球計畫投入大筆資源,但成效並不明顯,總讓人覺得台灣棒球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

好不容易,在職棒聯盟會長更換,亞職大賽擊退韓國,經典賽資格賽連三完封對手,冬季聯盟開打,亞錦賽拿下亞軍,義大犀牛新軍投入,棒球似乎慢慢往上在走,這股氣勢還需要靠經典賽起碼要打得不差才能延續,能打到東京當然最好,不然也要有三場精彩比賽才行。

台灣棒球史上有許多關鍵時刻,這次經典賽也一樣,每一顆球、每一次打擊都至關重要,大意不得,就看眾家好手如何應戰吧!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