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0, 2010

「旅外自由球員」制度的真相

今年十月底,中華職棒發出旅外自由球員公告,表明球季結束後共有51名球員取得資格,而在兄弟象彭政閔率先領「自由球員行使意願表」後,La New熊林智勝、統一獅潘威倫、興農牛陽建福陸續提出申請,倘若國外球團有興趣,中職的旅外自由球員就會誕生。

一開始想說,打滾二十一年的聯盟總算有所長進,台灣終於等到自由球員,仔細研究才發現CPBL的旅外自由球員一點都不自由,儘管球員年資滿6年即可申請旅 外資格,但仍須經過原球團同意才能出外闖天下,此附帶條件等於設下一道難以闖過的防火牆,反正只要球團不同意,球員自然無法赴他國打球。

後來仔細想想,由於資訊流通十分發達,若有選手因為想出國而被球團硬生生地攔下,勢必會遭受球迷的反彈,也許會因輿論壓力而有所轉圜,換句話說,聯盟設下的第一道防火牆並不如想像那般堅固,在潘威倫被韓國職棒SK飛龍看上的同時,旅外開始露出一線希望。

其實卻不然,中職除了球團許可外還有第二道防線,靠鈔票來嚇跑國外球團,想挖角台灣好手,必須支付原球團至少2.5倍球員年薪的轉隊費,外加球員新年度薪 資保障為前一年度年薪的1.5倍,要挖中職四大好手,都得掏出不低的價碼,(彭政閔2400萬、潘威倫2448萬、陽建福960萬、林智勝1680萬), 若沒有足夠預算,不打退堂鼓也難。

就在外界認為高額轉隊費成為出走障礙的同時,有媒體發現自由球員的規章明訂,若在隔年1月1日後簽約,轉隊費可以折半,但被發現漏洞的中職馬上提出說明補強,表示相關條文只限國內轉隊,不包含旅外,並援引「解釋權」重申轉隊費不會折半。

為了化解球迷閒言閒語,中職還特別聲明,表示轉隊費參考日、韓職棒作法,才會折衷訂在2.5倍,已比南韓職棒規定的4.5倍還低,還認為以日、韓球團的財力,應該不是太大問題。

但這是真相嘛?日韓球團有錢可能是真,但其餘可都是假,一不留意就會上當,的確,NPB針對自由球員轉隊有原薪資80%的補償,KBO的確規定4.5倍的 轉隊費,但這兩項都是針對國內的自由球員轉隊,代表旅外選手不在此限,這幾年來,投效日本球團的李惠踐、林昌勇、李炳圭、金泰均、李杋浩,或是往美國發展 的崔香男,只需和球員談約,完全不需給球團轉隊費。

另外中職拿來當說詞的岩隈久志,雖然因為透過入札制度赴美競標金高達1910萬美元,但這可是因為盲目競標才如此高價,競標過程並未設定上下限,可能高達幾千萬,或者像大塚晶則的入扎金才40萬美金,完全由國外球團自行決定,沒有任何依據或薪水倍數。

至於來年薪資,韓國規定FA的年薪不得超過原本的150%,日本則要求不得超過當年年薪,中職規定的至少一點五倍薪水完全超韓趕日,台灣的條件果然和人與眾不同。

說穿了,CPBL的「旅外自由球員」只是場高明的騙局,早就設下重重關卡來阻擋球員出國,轉隊費該折半時不折半,不該加倍時要加倍,還有球團出面表明要捍 衛身價(等於要求轉隊費不得減價),總歸一句還是高層說了算,除非有冤大頭願意花大錢,否則對選手來說都是一場空,在此奉勸台灣職棒球員,旅外夢可以醒 了,要出走只能等待奇蹟出現吧!

本文原載於【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星期三, 12月 08, 2010

棒球國際化 外籍教頭該是選項

在洲際盃與廣州亞運交出不盡人意的成績單,加上總教練葉志仙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中華棒協為了因應往後的國際賽會,正持續找尋下一位教頭人選。

就在眾人猜測是哪位新生代教練會扛下此重責大任之時,日前來台參加青棒打擊訓練營的北京奧運中國隊教頭拉斐爾(Jim Lefebvre)讓人產生新的想法,思索找外籍監督來領軍的可能性。

棒協秘書長林宗成認為這是新的方向,會提出來討論,但棒壇一般的看法是持保留且不贊成的態度,個人以為在這棒球國際化、全球化的時代,沒必要畫地自限,任何人選都值得考慮,畢竟,這些年來國家隊的表現大多不太理想,無法滿足國人的期待。

還記得2004年兵敗雅典的檢討會後,曾詢問過選訓委員是否考慮總教練找尋外援,但當時得到的答案是認為國內還有很多人才,自己人還能勝任,但六年下來,仔細檢視這幾位總教練的帶兵結果,除了葉志仙在杜哈亞運奪金外,沒有一位是風光地下台,而葉教練從亞運名單公布開始,到廣州連兩場敗給韓國都飽受批評,國家教頭折損率之高實在驚人,期間還常出現業餘、職業相互牽制對方的言論。

雖然台灣棒球基本上能坐穩亞洲前三強,不過和日本、韓國的差距與日俱增,往日痛宰中國的場景越來越難出現,就如同旅日好手莊勝雄所言,教練是問題的一環,沒有理由把大門關起來閉門造車,在別人都已經上太空的同時,還用殺豬公的方式繼續下去,這樣只會拉近和第四名的距離,還徒增坐地分贓的臭名。

事實上,這幾年來台灣、日本或韓國的職業棒球,都曾任用外籍人士擔任總教練一職,全世界最瘋狂的足球世界盃,今年更有超過十支球隊啟用外援,其中包括英格蘭,台灣過去也找過韓籍監督帶領籃球代表隊,其他單項運動也會尋找外援,原因不見得是國內缺乏人才,而是希望外籍教頭帶來刺激與不同的思維,加上帶兵起來較沒有包袱,反而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然,並非外來的和尚就會念經,Lefebvre是否為合適的人選還不得而知,畢竟台灣和中國的棒球實力不可相提並論,同樣的方法不見得適用於兩岸,但起碼至少得保持開放的心胸,向老大哥學習沒啥不好,要不然中國也不會在北京奧運與第二屆經典賽連兩次擊敗台灣,若一味地排除這個選項,那就太小家子氣了。

別忘記,外籍教練只是許多選擇當中的一個,若真的有合適的本土教練,對自己有信心,也希望當仁不讓,只要別把總教練職位當成酬庸,或是少數人輪流擔綱就好,距離2013年經典賽時間已經不多,組訓的長期工作事不宜遲,不論本土或外籍,能帶兵的就是好教練,這樣,台灣棒球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本文原載於【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中華成棒隊近10年重要國際賽總教練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