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01, 2012

北區、中部高中冬季聯賽

農曆新年假期結束,高中生們又開始活躍起來,北區高中棒球聯會冬季聯賽繼續進行中,目前已經進行到複賽,剩下兩天賽程於2/2,3在大漢橋球場舉行:
2/2日賽程:
8:00-10:00成功B VS中一中 松山A VS南湖
10:00-12:00竹中VS附中白
12:00-14:00宜蘭VS 港工白 伍VS港工白
14:00-16:00 新莊藍VS華江 柒VS捌
2/3日賽程:
9:00~12:00 二 VS 一 四 VS 三
12:00-13:00(還是得一次打兩場!)
13:00-16:00冠軍戰 季軍戰

又,中部高中棒球聯會冬季高中棒球聯賽預賽也打完,剩下兩天賽程於2/6,7在大肚溪A,E球場舉行。
2/6日賽程:
A球場 9:00~12:00 二中VS市大①, 12:30~15:30 永靖VS中農A③
E球場 9:00~12:00 豐中VS一中B②,12:30~15:30 國大VS一中A④
2/7日賽程:
①勝隊 VS ②勝隊 ③勝隊 VS ④勝隊
冠軍戰 季軍戰

實際賽程以北區高中棒球聯會和中部高中棒球聯會為準。



星期四, 1月 19, 2012

高中棒球素人 青春熱血尋夢

什麼樣的事情,能讓大台北地區的二十七所的高中高職生,在期末考結束後的週五晚上,不是出去狂歡玩樂,而是聚在一起討論?

什麼樣的運動,能讓已經放寒假的三十一所高中生,一大早不是待在被窩裡睡大頭覺,而是出門到球場準備比賽?

原因很簡單,就是「棒球」!

若以為這些高中生來自你我熟悉的棒球名校,像是強恕中學、穀保家商或大理高中,那可大錯特錯,他們不過是大台北地區一般的升學高中或高職,像建國中學、師大附中、大安高工等,外加基隆、新竹、台中、和宜蘭幾所高中,完全由學生自發所組成的北區高中棒球聯會。

這群高中生,每年暑假和寒假各進行一次聯賽,今年已經邁向第十四個年頭,聯會學校也達三十五所,而1月18日開打的冬季聯賽,共有31所學校、共41支球隊報名參加,進行三場地(大漢橋AB場、秀朗橋)橫跨過年和假日,計八天71場比賽。

由聯會自己主辦、自己承辦,找場地、排賽程、放壘包、架帆布、畫線、球隊成員想辦法湊報名費(3000元),還得派場服幫忙計分、撿拾界外球、買水、買便當、整理場地,就是希望能在場上體驗棒球,切磋球技,唯一的外援只有學生棒聯提供的裁判而已。

別以為辦比賽很簡單,找到對手、場地、裁判就可以搞定,因為假日場地難找,所以這群高中生只能挑週間比賽,但冬季聯賽因為寒假時間短,又有過年,若遇到天 公不作美,很可能拖到夏天才分出最後勝負,而今年聯賽原本要用的秀朗橋球場,由於日前下雨導致整建工程尚未結束,兩個場地只剩下一個,得臨時去找大漢橋的 球場來比賽。

最麻煩的除了場地之外,當屬賽程安排,畢竟球員們都有學生身份,還有課業要顧,不同學校可能因為狀況不同,有些時段無法出賽,加上部分學校選手多可以組兩 隊參加,賽程必須想辦法錯開,亦或是在同場地比賽接續進行,又為了怕天氣出狀況,這次預賽增加到三個場地同時進行,賽程不斷修改,好不容易在開打前四天才 確定。

而冬季聯賽另一個問題是,幹部都只是剛上高二的學生而已,高三學長雖然能夠參賽,但因為忙著學測,根本無暇照顧、指導學弟,十七歲的小伙子只好自己摸索,找出如何辦好比賽的方法。

儘管有這麼多的困難,但在自己主辦的比賽裡,雖然技術遠比不上甲組球隊,雖然場上的狀況不斷,這群非科班出身的高中生在聯賽裡一樣以棒球為重,一樣青春熱血,一樣享受棒球的樂趣。

讓人「就甘心ㄟ」的,還有學生的自律,比賽進行中有任何飛太遠的界外球,鄰近球隊會自發去撿,比賽打完沒把場地垃圾清乾淨,幹部們馬上提醒其他球隊的成員,記得要做好清潔整理,還準備去和場地負責人道歉致意,為的,就是要「做個有品德的棒球人!」,而不只是打球而已。

有機會的話,在1月18到20日、30到2月3日、2月6日,記得到秀朗橋(1月)和大漢橋,替這群青春熱血的高中生加油打氣吧!

場邊練習的台中一中

新店高中 vs 中正高中

內湖高中 vs 宜蘭高中


本文原載於【聯合新聞網】,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

大漢球場賽程

1/18 場地1 場地2
8:00-10:00(放壘包 架帆布跟劃線筒)
10:00-12:00和平VS 景文 港工紅VS大直B
12:00-14:00 師附藍VS明倫B港工白VS海山
14:00-16:00中和VS師附白 港工藍VS 松農

1/19 場地1 場地2
8:00-10:00 松農VS陽明 成淵VS建中B
10:00-12:00 大直B VS木柵 成功A VS建中A
12:00-14:00 大直A VS景文 新莊紅 VS成功B
14:00-16:00 新莊藍VS木柵 市大同VS中和

1/20 場地1 場地2
8:00-10:00 華江VS松山A 海山VS大安B
10:00-12:00 松山B VS成功A 和平VS 大直A
12:00-14:00大直B VS新莊藍 大安A VS師附藍
14:00-16:00新莊紅VS永春 師附白VS市大同

1/30 場地1 場地2
8:00-10:00港工紅VS 新莊藍 明倫B VS大安A
10:00-12:00港工藍VS 陽明 建中A VS松山B
12:00-14:00大安B VS港工白 松山A VS明倫A
14:00-16:00港工紅VS木柵 建中B VS中正(複賽順延)

1/31 場地1 場地2
8:00-10:00 華江VS明倫A M2VSJ1(這組再秀朗打得話J組的同學會有換場地的問題)
10:00-12:00 G2 VS E1 B2 VS J2
12:00-14:00 C2 VS G1 H2 VS F1
14:00-16:00 E2 VS I2 D2 VS H1

2/1 場地1 場地2
8:00-10:00 F2 VS K2 L2 VS I1
10:00-12:00 A2 VS K1 L1 VS (3)W
12:00-14:00 B1 VS (2)W A1 VS (1)W
14:00-16:00 M1 VS (4)W D1 VS (6)W

2/3 場地1 場地2(可能免不了會有一日兩戰的問題)
8:00-10:00 C1 VS (5)W (7)W VS (8)W
10:00-12:00(10)W VS (9)W
12:00-14:00貳 VS 壹 伍 VS 陸
14:00-16:00参 VS 肆 柒 VS 捌

2/6 場地1 場地2
9:00~12:00 二 VS 一 四 VS 三
12:00-13:00(還是得一次打兩場!)
13:00-16:00冠軍戰 季軍戰


冬季聯賽秀朗球場賽程
1/18
8:00~10:00占場(這邊可能麻煩占場的人辛苦一點 等其中一支球隊來就可以了!)
10:00-12:00中一中VS南湖
12:00-14:00內工VS林口
14:00-16:00 ---

1/19
8:00-10:00 新店VS中正
10:00-12:00政附VS林口
12:00-14:00宜蘭VS內湖
14:00-16:00安樂VS中一中

1/20
8:00-10:00新店VS建中B
10:00-12:00內工VS政附
12:00-14:00 竹中VS宜蘭
14:00-16:00成淵VS中正

1/30
8:00-10:00成淵VS新店
10:00-12:00成功BVS永春
12:00-14:00安樂VS南湖
14:00-16:00竹中VS內湖

星期日, 1月 01, 2012

Goodbye 2011, Welcome 2012

2011年對我而言,是個截然不同的一年。

雖然棒球持續在生活裡佔有不小的空間,也依舊會親身體驗看球的樂趣,但回顧2011年讓我感動萬分,從一月份的青棒菁英大賽開始,到玉山盃青棒賽、文山盃、夢想盃社區少棒賽、IBAF世界少棒錦標賽、傳福盃、關懷盃、台北市學生棒球聯賽、陽明山盃社區賽、北區高中棒球聯會夏季聯賽、MLB台灣大賽、亞洲職棒大賽、玉山杯國際青棒賽,這些球賽帶給我美好的一年。

不論在台北、台南、桃園、花蓮、台中、高雄或台東,不論是少棒、青少棒、青棒、成棒,社區少棒、社區青少棒或高中棒球社團,只要時間許可,只要有棒球比賽的地方,我都想辦法前往,看這群不同等級、不同年齡、不同性質的棒球隊,他們在球場上的認真、熱血、可愛、純真、拼勁。

留下來的,除了滿滿的回憶外,還有各種交通工具收據、比賽票根、媒體證件、與零散構思待整理的文字,更包括一大堆自己拍攝的不專業照片,在2012年的第一天,將其濃縮成四分鐘的影片。

最後,感謝強恕中學、平鎮高中、南英商工、文山社區、卑南國小、桃源國小、鷲山國小、高雄市青棒隊、中華少棒隊、台南兒童棒球國、彰化虎威、彰化大佛、彰化鯊魚、新竹上智、南港高工、市立大同、立陶宛少棒隊、新莊高中、林口高中、香港隊、委內瑞拉少棒隊、古巴少棒隊、墨西哥少棒隊、台北市棒球協會、建安國小、健康國小、北市福林國小、高市鼓岩國小、中市忠孝國小、花縣玉里國小、東縣德高國小、高市壽天國小、東縣關山國小 、宜縣馬賽國小、新北市新埔國小、東縣桃源國小、花縣光復國小、北市東園國小、南市安慶國小、東縣新生國小、東縣成功國小、北市立農國小、松山區體育會、幸福國小、海德社區、宜蘭親子聯盟、光復社區、美國大聯盟明星隊、中華隊、澳洲伯斯熱火、福岡軟銀鷹、韓國三星獅、統一7-11獅、桃園龜山國小、新北福營國中、新北二重國中、台東泰源國小、東巿新生國中、桃園新明國中、台東成功國小、花蓮水源國小、宜蘭三星國中、花蓮富源國小、新北新泰國中、花縣瑞穗國中、桃園光明國中、台東體中、花縣化仁國中、高巿興仁國中、華江高中、士林高商、韓國青棒隊、日本青棒隊(依據影片中出現的順序),以及其他數不清、記不清、沒拍好的球隊、場邊工作人員、觀眾、家長。


僅以這一百二十張照片所濃縮成的影片,搭配HARDBALL電影原聲帶裡DA BRAT的Ball Game,感謝你們給我最美好的2011年,2012年我們球場再見!

星期五, 12月 30, 2011

註冊人數設下限 簡樸中職的諷刺


2011年中華職棒選秀日前熱鬧落幕,五位擁有美日職棒經驗或國手身份的強投,分別在前五指名被挑中,看來明年球季又有精彩好戲可看,不過,即便擁有史上最多的31人報名,但只有20人受到四球團青睞,統一獅和Lamigo桃猿各只選3人,興農6位、兄弟8名,其餘11名最多能成為自行培訓選手,職棒夢等於破碎。

仔細一算,倘若四球團將所有選秀球員全部簽下,在沒統計洋將前,統一44人、Lamigo43人、兄弟42人、興農47人,和聯盟章程規定的註冊人數上限(50名)還有段差距,最接近的興農早已宣布採全本土政策,不再增加洋將,其餘三隊加洋將也不可能超過四位,難道各隊兵源都已經足夠,能面對一軍120場、二軍60場的比賽嗎?

其實,中職領隊會議於耶誕節前23日通過,規定各隊至少得註冊39名球員(包含3名洋將),另外可以借將3人、自行培訓6人,希望透過借將和自行培訓的名義讓各隊總人數達到至少一軍25人、二軍23名,用來應付整年季賽。

問題是,為什麼要有「下限」呢?起因過去八年來體委會與CPBL合作實施代訓制度成效不彰,每年選一堆替代役,留在職棒圈卻屈指可數,二軍當然無法完備,在替代役收回國訓後,為了讓職棒二軍制度不會因此消失,體委會補助一千萬來「鼓勵」中職組二軍,若沒下限怕人數不足走回頭路,所以才「強制」要39人。

當然,由於借將和自行培訓的球員不算正式球員,藉此降低薪水、不需激勵獎金和簽約金(中職只規定一軍最低月薪七萬,二軍沒設立下限),達到省錢的目的,職棒即將邁入第23個年頭,還在採取儉樸作風,實在讓人搖頭。

更嚴重的是,就算把借將和自行培訓算進去,湊到48人夠嗎?這點必須打上很大的問號,拿成棒國際賽來看,名單通常限制2425人,而那只不過打最多十來場比賽而已,想要應付漫長的球季,就算50人也嫌少,拿這幾年來看,常見二軍裡教練兼球員,就是為了要把比賽打完,畢竟球員可能生病、受傷,甚至掛整季無法出賽,若因為傷勢沒完全復原卻上場導致惡性循環,豈不影響球賽品質。

從別國職棒運動來看,MLB大聯盟名單一隊25人,另外有40人名單和不佔40人名單的60天傷兵名單可供運用,而其他各層級除了出賽名單外,也有保留名單,用來放傷兵或其他受限制無法上場的選手,3A就是24人正式名單、38名額隸屬球隊,2A24人正式、37名保留,高階1A25人正式、35名保留,1A25人正式、35名保留,短期聯盟是30人正式、35名保留、單場最多25人能比賽,新人聯盟與多明尼加、委內瑞拉夏季聯盟則是35人正式、單場最多30人能比賽。

至於日本職棒,一、二軍登錄名額70人,沒設定下限,當中一軍登錄28人(可進休息室25人,其他3人屬輪值休息投手),此外還有不算在70人名單內的育成選手和練習生,像可能往美國發展的前中日王牌陳偉殷、巨人林羿豪還有剛被統一、興農選走的黃志龍、林彥峰都曾是育成選手身份,目前一隊少說也有3~5個,多則超過10人,確保一二軍比賽順利進行,也讓更多球員有圓夢機會。

而韓國職棒呢?一二軍加起來的限制是63人,超過選手名額,就用類似『育成選手』的名義,登錄成『申告球員』後可以打二軍聯賽(七月份後可改登錄到63人的正式名單),一軍名單目前上限25人,但有計畫於2013年增加,目前韓職球團,正式球員加上傷兵跟申告球員,還有入伍的軍保留選手(大約每隊有3~6人,不能比賽),大約在73~76人左右,正常有可能上場比賽的大約70人。

從這些職棒強權可以看出來,除了六月才開始打的短期和新人聯盟外,每支球隊,不論一軍二軍或是3A2A1A,大多有十名額外的保留選手可供使用,一方面讓球員透過各層級的比賽磨練,另一方面也不希望選手帶傷上場,該休息就休息,因此有足夠的選手才能將比賽維持在一定強度,藉此讓棒球環境更為完善。

職棒圈常在抱怨球員高中畢業或大學時期,就以少少的簽約金赴美國或日本打球,其實中職的簽約金並沒有過人之處,而加盟職棒更是難上加難,哪有籌碼能留住不斷流失的人才,希望這39人下限只是個開始,起碼三年內要把五十人填滿為目標,畢竟,職棒可是棒球運動的火車頭,棒球振興計畫若少了能自省求進步的龍頭,投下再多的預算也沒用。

1:亞洲職棒三國球員人數限制
聯盟
CPBL
NPB
KBO
全隊人數上限
50
70
63
一軍正式名單
25
28
25
登錄人數下限
39



2:大聯盟各層級正式、保留名單規定

MLB
3A
2A
A+
1A
SS
R
正式名單
25
24
24
25
25
30
35
保留名單
40
38
37
35
35
35

每場上場名單





25
30

星期一, 8月 08, 2011

雙重賽趕場 彭政閔待遇如菜鳥

棒球場上常見的雙重賽,通常是因為天候因素或賽程安排,導致兩隊得於一天內於單一場地連續進行兩場比賽,但最近有種嶄新的詮釋,台灣和美國無巧不巧上週都發生一次,同一名球員當天連打兩場不同隊不同場地的「雙重賽」。
美國時間8月2日,西雅圖水手的三壘新秀Kyle Seager早上11點35分(太平洋標準時間),於Tacoma Rainiers主場迎戰Las Vegas 51s的比賽中先發一棒守三壘,五次打擊通通槓龜,還被三振兩次,守備上策動一次雙殺,而Rainiers以2比6敗北,不過2小時35分的球賽結束後並未閒著,馬上和未婚妻出發,從Cheney Stadium(Rainiers主場)飛車36.1英里(約58公里),在下午三點多抵達西雅圖水手的主場Safeco Field,準備四點十分開打對戰奧克蘭運動家,填補因為Chone Figgins受傷的名單,還於八局下代替Justin Smoak打擊,可惜再被三振一次,九局上場守備,水手也以2比4落敗,結束忙碌的一天。

星期一, 7月 18, 2011

熱血青春 來替高中球員加油

夏天一直是棒球的季節,在世界少棒錦標賽開打之前,成棒代表隊去荷蘭打港口杯,同時間在關島還進行LLB少棒亞太區賽,在加拿大則是世界棒球挑戰賽,但另外台灣還有項較少為人知的比賽,那就是第13屆北區高中夏季聯賽。


這是以大台北地區的高中職學生為主,包括台中一中與宜蘭高中,32校共42隊從7月4日開始打到7月20日,預賽分十組,各組冠軍晉級複賽,亞軍則有外卡資格,18日進行十六強戰,19日八強戰,20日打四強及冠亞軍戰役。

這項由「北區高中棒球聯會」所主辦,學生棒球聯盟指導的賽事,是由社團性質、非棒球科班,卻熱愛棒球的高中職學生所組成,每年寒暑假進行冬季和夏季聯賽,比賽至今已經13屆,今年於新店秀朗橋畔的秀朗棒球場AB開打。

替少棒球員喝采


是的,中華少棒隊擊敗強敵古巴,於天母球場滿場球迷面前拿下第一屆IBAF世界少棒錦標賽的冠軍,達成1997年青少棒隊在舊台北球場爆滿觀眾前沒能完成的任務,在此恭喜教練團和全體隊員。

十天七場比賽下來,看到小選手們努力打拼,純真的表情,腦中太多的想法一時之間沒辦法寫出來, 先用照片來述說一切。

星期五, 7月 15, 2011

純真可愛 來替少棒球員加油!

第一屆IBAF世界少棒賽正在青年公園、新生公園以及天母棒球場熱鬧進行,中華少棒隊在輸給古巴之後,連續以大比分擊敗厄瓜多爾與日本,11日晚間輕取立陶宛,14日因下雨場地不佳裁定擊敗巴西拿下四連勝,預賽對手剩下香港,晉級前四強不成問題。

不過在難得的週末,也許是天氣好到讓人不願意出門,或者只是少棒預賽而已,場邊的觀眾沒有想像中的多,週六只吸引不到兩千人入場,即便是對日之戰也只有4158名球迷買票進場,加起來還不及週五開幕戰對古巴的6156人,週一、週四晚上雖然天氣涼爽許多,但也分別只有963與1617名觀眾而已。

星期日, 7月 03, 2011

社區棒球 夢想起飛

炎炎夏日,一早起床搭首班高鐵往台南出發,再換台鐵沙崙線和小黃後,抵達台南小北球場,觀賞第一屆f夢想盃全國社區少棒錦標賽。


來自台灣各地八支社區或社團性質的球隊(台北文山社區、彰化虎威、彰化鯊魚、台南兒童棒球國、新竹上智、彰化大佛、台南開元、台南海東)齊聚一堂,先進行三場的分組預賽,再由分組排名來打名次賽,兩天下來每隊都得打四場比賽。

第一天賽程 

第二天賽程

 新竹上智 vs. 台南開元

  兒童棒球國 vs. 彰化鯊魚

  同屬種子少棒聯盟的彰化大佛與彰化虎威兄弟鬩牆爭奪季軍

新竹上智和台北文山冠軍賽前先禮後兵

 社區少棒賽也是有獎杯的!

擁有兩名女生球員的台南兒童棒球國少棒隊

 彰化虎威少棒隊

 彰化大佛少棒隊

 彰化鯊魚少棒隊

 台北文山社區少棒隊

 包辦打擊、投手和冠軍等大獎的新竹上智少棒隊

這雖然不是我第一次看社區少棒隊打球(之前曾經看過社區少棒隊和球隊交手),但卻是首次看到攻守雙方都是社區少棒隊,和一般的少棒比賽相同,球齡不長的小選手遇到狀況很容易手忙腳亂,但由於年紀小,教練、和家長們也因此機會教育,讓小朋友能多學習場上該如何應變。

但和競技棒球校隊相比,不同的是家長的參與程度較高,像新竹上智的教練團就是選手的爸爸們,而文山社區之前也是由爸爸們帶隊,後來才改聘專任教練,兩支北部的球隊也幾乎有和球員一樣多的家長在旁邊加油吶喊,讓比賽更為熱鬧。


派出三隊的彰化種子聯盟,各隊球員間的感情十分融洽,教練與球員間也不像一般棒球校隊那樣有距離,常在場邊相互接傳球、嬉鬧、吐槽,也由於沒有戰績壓力,選手也更能快樂打球。

畢竟,這些是社區球隊,一週最多練習一天,不是只讓小球員打棒球,還能運動、健身,學習團隊、紀律,快樂玩棒球,在家長的要求下,也有選手可能因為功課不好而無法上場打球,別忘記這群只是國小或剛畢業的學生,以後的路會怎麼走誰知道,太小讓他們專注在棒球或任何項目上都不是件好事,一切都該從玩樂開始。

當然,夢想盃第一屆全國社區少棒錦標賽不可能盡善盡美,還有許多可以加強的地方,但好消息是差點因為經費不足得賣畫籌錢的發起人台南兒童棒球國張聖恩教練,因為欣嘉液化瓦斯即時伸出援手,解決錢的問題,讓夢想得以順利起飛,至於社區棒球在台灣會怎麼進行,能否繼續下去,就看是否有更多熱心的人士參與了!

註:首屆「社區性傳福杯全國少棒錦標賽」由彰化「種子少棒聯盟」的大佛A、大佛B、虎威、鯊魚4隊,以及宜蘭親子聯盟、北市光復社區、松山區體育會,及新北市「三峽鎮少棒隊」共八隊參加,和這次的球隊有一半重複。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

星期二, 6月 28, 2011

王建民復健賽首戰

終於,在1年11個月23天,也就是723天的漫長等待後,王建民正式出賽,這也是他2009年7月4日身穿洋基球衣以後,首次在正式比賽登板,早在宣布他會到1A Hagerstown Suns出賽時,球隊官網照往例(也就是大聯盟球員復健比賽時)把王建民出賽放在首頁,希望吸引球迷注意,順便多賣點門票。



雖然這場比賽有MiLB TV的轉播,但從頭到尾只有一個不會動的鏡頭,而且架在好幾層樓高的地方,所以人看不清楚,聲音也只有現場播報告訴你打擊者是誰,稍微不留意就會發現壘上多了或少了一個跑者,只能等BoxScore or Play-by-play才搞清楚發生什麼事。


復健賽第一場,王建民只投三局,共49球,被敲出四支安打,其中被Domingo Santana夯出一支二壘打、Zach Collier擊出一支三壘打,一次觸身球,三振三次,失掉兩分自責,滾飛比6-1,現場球探傳回來的消息,測出王建民最快90英哩,平均87-88,隊友兩次游擊方向滾地球傳球失誤,由於攝影機太遠,所以看不清楚王建民的狀況,但由六次滾地球似乎可以認為,王建民伸卡球的威力已經開始展現。

由於王建民已經開始參與復健比賽,根據傷兵名單規則,投手最多只能在小聯盟復健比賽30天,也就是大概六到七次的先發場次,接下來每一場的表現都關係著王建民何時能重回大聯盟,只要他一切正常,由於王建民是3月28日放到60天傷兵名單,因此隨時都可以登錄到25人名單,沒有任何得間隔天數的限制。

所以,只要一切順利,投一休四的步調將不只適用在王建民身上,也將讓台灣球迷找回往日熟悉的感覺。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林言熹觀點 :: 痞客邦 PIX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