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耿伯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耿伯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三, 6月 25, 2008

耿伯軒對決唐肇廷,洪晨恩對決陳俊秀,郭勝安二連敗

美國時間6月24日,耿伯軒對決唐肇廷,洪晨恩對決陳俊秀,郭勝安四局多丟四分吞敗仗,郭嚴文兩安打,林哲瑄兩保送。

林哲瑄,1A(先發一棒中外野),.258, 3AB, 0H, 2BB, 1SO

面對舊金山巨人所屬的Augusta GreenJackets林哲瑄五次上場,獲得兩次保送,三振一次,其中一支強勁滾地球被對方游擊手Charlie Culberson美技沒收,而Greenville Drive投手不理想,以2比8落敗

郭勝安,1A(先發),3.95, 4.1IP, 4H, 4R, 3ER, 6BB, 4SO, 2HR, G/F: 6/2, Lost(5)

在主場McCormick Field面對匹茲堡海盜所屬的Hickory Crawdads,休息四天的郭勝安再先發,不知道是否受到總經理Dan O'Dowd來觀戰的影響,控球失準,投出六次保送,還在二局上被Bobby SpainAndrew Walker連續敲出兩支全壘打,沒投滿五局就退場,過去十一場比賽以來第一次,而Asheville Tourists後援丟分打線不捧場,以1比7落敗,郭勝安嚐到五連勝後的二連敗。

唐肇廷,新人(先發六棒指定打擊):.400, 3AB, 2H, RBI(3), 1BB, 1SO, CS(1),
耿伯軒,新人(中繼):54.00, 0.1IP, 5H, 2R, 2ER, 1SO, 1HR

GCL Blue Jays作客GCL Tigers的比賽,新人聯盟首次投打對決上演,由正在復健的耿伯軒遇到剛去美國沒幾天的唐肇廷,結果小老弟略勝一籌,敲出中外野安打,而七局下中繼的耿伯軒只以三振解決一人,被敲出五支安打其中一支全壘打、一支二壘打,丟掉兩分退場,至於唐肇廷四次上場敲出兩支安打,一分打點,另外獲得一次保送,可惜被牽制出局一次,而老虎趁著藍鳥投手群不穏,以9比5獲勝。

洪晨恩,新人(後援):3.00, 2IP, 1H, 0R, 0ER, 2BB, 2SO
陳俊秀,新人(替補八棒捕手):.111, 3AB, 0H, 1SO, SB 2(2nd base of Cook/Chen)

上一場出賽和高中隊友唐肇廷擦身而過的洪晨恩,今日遇上克里夫蘭印第安人的GCL Indians,原本以為要和陳俊秀錯過,但沒先發的陳俊秀五局上場代打之後續任捕手,而休息四天的洪晨恩六局中繼,在七局上兩出局二壘有人時遇到陳俊秀,讓他擊出二壘滾地球化解危機,GCL Braves其他投手不穏,以2比6落敗

洪晨恩今日主投兩局,被敲出二壘安打,另外保送兩次,演出兩次三振,沒有丟分,而陳俊秀三次打擊都沒表現,被三振一次,蹲捕時兩次被盜壘成功。 Update*

郭嚴文,新人(先發二棒游擊手):.400, 5AB, 1R, 2H, 2B(2), RBI(3)

面對巴爾的摩金鶯GCL Orioles雙重賽第二場,郭嚴文先發,五次打擊敲出兩支安打,包括本季第二支二壘打,一分打點,跑回一分,而GCL Reds打擊大爆發,以16比4大勝

星期四, 4月 03, 2008

小聯盟球季開始 台灣球員向前衝

在胡金龍開幕戰替補敲出首安、王建民開幕戰投七局好球拿下首勝、郭泓志臨危授命先發三局無失分之後,於小聯盟奮鬥的眾好手們也蓄勢待發,準備大顯身手。

於美國時間4月3日展開的2008年小聯盟球季,從3A、2A、高階1A與1A四層級十個聯盟共120支球隊都將開戰,就目前已知,分屬七個聯盟十一支不同球隊的11位台灣球員,也將投入比賽。

當中等級最高的,是分屬3A太平洋海岸聯盟歐馬哈皇家隊(Omaha Royals)和塔科馬雷尼爾隊(Tacoma Rainiers)的曹錦輝與陳鏞基,傷勢復原差不多的曹錦輝,保持健康將是首要任務,而去年幾乎整季報銷的陳鏞基,期望能在3A交出理想的成績單,並讓大聯盟的台灣球員能再增添一名。

雖然兩隊同屬一個聯盟,但由於分區不同加上地理位置有些距離,所以整季碰頭一次系列賽,於5月10至13日在皇家主場Rosenblatt Stadium對戰四場,雖說雅典奧運隊友間的較勁充滿話題,但相信球迷要看的是在大聯盟對決。

至於兩位從2A出發的投手,連續兩年從德州聯盟突沙鑽孔機(Tulsa Drillers)開始的羅錦龍,與從東方聯盟亞克朗航空(Akron Aeros)出發的增菘瑋,據消息顯示,羅錦龍將續任先發輪值之一,而去年在高階1A先發的增菘瑋則轉任牛棚,由於身處聯盟不同,且2A明星賽也不像3A 一般跨聯盟對抗,所以球季之間沒機會碰面。

而在剛結束八搶三奧運資格賽擔任中華隊主力打線的蔣智賢與羅國輝,開季時分屬高階1A加州聯盟南區的蘭卡斯特噴射鷹(Lancaster JetHawks)和高沙漠區小牛(High Desert Mavericks),球季開賽當天就是對手,在小牛主場Mavericks Stadium對壘,由於分區相同,兩人將有七次系列賽共23場比賽相互對峙。

剛於熱身賽敲出三分全壘打的蔣智賢,隊友裡有五名參與和道奇創下十一萬餘觀眾紀錄的熱身賽,而羅國輝的同袍則包括來自中國的捕手王偉,還有荷蘭與加拿大籍球員,北京奧運時搞不好有機會碰頭。

至於在1A中西聯盟皮歐利亞酋長(Peoria Chiefs)與蘭辛螺絲丁(Lansing Lugnuts)的陳鴻文和鄭錡鴻,所屬球隊將於4月21至23日和7月16至18日兩度交戰,前年動手術治療關節唇的鄭錡鴻,第三度從低階1A出發,期望能走出傷痛陰影,並在年底前能往上爬升,而陳鴻文將和小他三歲的韓國右投李大恩(Dae-Eun Rhee)並肩作戰,並接受明星二壘手Ryne Sandberg的監督指導。

同樣在1A的南大西洋聯盟,林哲瑄、郭勝安和林彥峰確定將從格林維爾驅動(Greenville Drive)、艾許維爾旅行者(Asheville Tourists)和湖林市藍螯蝦(Lakewood BlueClaws)出發, 4月23至25日、6月6至8日、6月27至7月1日以及8月27至29日,林哲瑄、郭勝安有機會投打交鋒,而7月11至14日是林哲瑄和林彥峰,在7月 20至23日則由林彥峰和郭勝安對戰。

至於因為藥檢沒過無法打資格賽的林柏佑,可能在稍晚加入南大西洋聯盟的坎那波利斯脅迫者(Kannapolis Intimidators),手肘疑似長骨刺的耿伯軒錯過球季開幕,期望在五月份從1A或高階1A登板,而其餘球員目前都在延長春訓努力,準備六月開始的短期或新人聯盟球季,又,日前傳來壞消息,隸屬小熊的外野手溫志翔被釋出,台灣旅美球員又少一人。

在王建民、胡金龍和郭泓志於大聯盟發光發熱的同時,正在小聯盟努力的球員們也將展現他們最好的一面,替自己、也替台灣棒球加油!


本文原載於【聯合新聞網

星期二, 12月 25, 2007

2007台灣棒球年度漢字

作者 林言熹

日前看到京都清水寺住持揮毫寫出由日本民眾票選出2007年日本年度漢字「偽」的畫面時,腦袋就開始想,假如要找一個字來代表2007年台灣棒球,到底該用什麼字才適合呢?

沒過多久,「傷」這個字就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對台灣棒球來說,這整年都是傷痛不斷,不論場內或場外,球員或比賽,在台灣、日本或美國,都讓棒球人與球迷難過不已。

大聯盟選手個個傷

一月,負傷上陣替中華隊奪得台中洲際盃第三與杜哈亞運金牌的陳鏞基,傳出肩傷嚴重,得復健治療的消息,雖然初步看起來恢復還得不錯,小聯盟開賽時還在3A名單當中,但只打五場比賽後傷勢復發,最後還是決定動手術治療,幾乎整年報銷,直到亞歷桑納秋季聯盟才復出比賽。

至於眾人心思牽掛的台灣之光王建民,原本被看好能擔任紐約洋基的開幕戰先發,無奈上天捉弄人,在春訓時不幸大腿拉傷,雖然沒有大礙,但也讓他今年的初登板拖到4月24日,好在整季依舊拿下追平自己紀錄的19勝。

而終於復活、頗受矚目的左投郭泓志,原本期待有機會擠進道奇先發輪值當中,但春訓後段列入傷兵名單,在一陣休養與小聯盟復健比賽後於五月中回到大聯盟,六月初好不容易排進先發名單,但後來再度掛病號,還進手術房移除左手肘骨刺,剩餘球季並未再回到場上。

離開科羅拉多洛磯山,來到洛杉磯道奇和郭泓志、胡金龍作伴的曹錦輝,好不容易在休息快兩年後東山再起,還成為今年最早在大聯盟登板出賽的台灣選手,可惜在大小聯盟浮沈之後又被列入傷兵名單,剩下的球季還是在養傷。

小聯盟、日本選手也都傷

在小聯盟的球員也不太好過,去年九月動刀的鄭錡鴻休養大半個球季,耿伯軒季初也因傷缺陣,林旺億、林旺衛兄弟先後動手術,剛赴美的陳鴻文也拖到八月初上場,洪晨恩則整年養傷都沒出賽。

鏡頭轉到日本,阪神虎新希望林威助,雖然一度擠進中央聯盟打擊排行榜前三名,各項成績都創下自己的新紀錄,無奈肩膀受傷,雖然球季快結束時歸隊,不過仍無法養好,在嘗試各種不同治療方法都沒顯著結果的情況下,於十二月時到美國檢查後決定動手術治療,來年至少半個球季泡湯。

而林恩宇球季還沒開始就受傷,季中還下放二軍休息調整,林英傑、陽仲壽、吳偲佑都傳出受到傷痛之苦,動手術的陳偉殷持續養傷,至於福岡第一高校的左手豪腕郭恆孝也因為受傷,在年度選秀時被忽略跳過無人青睞。

台灣選手更是傷

回到台灣,巨砲陳金鋒也在五月中傳出手腕受傷的消息,休息好一陣子才歸隊,而中華職棒的主力選手,如張泰山、謝佳賢、陳致遠都紛紛傳出受傷消息,陳致遠還 因此到美國開刀治療,而統一獅王牌右投潘威倫持續負傷上陣,導致連亞錦賽都無法參加,大餅林岳平雖然手腳無病無痛,但卻因心臟出問題動手術,往下在觀察, 也發現青棒的強恕王牌陳禹勳也開刀高掛免戰牌。

這些球員的受傷程度雖然輕重不一,但損失最多只是個人生涯的一個球季而已,遠不及職棒賭博事件對台灣棒球所造成的傷害,包括中信鯨的主將曾漢洲、鄭昌明、紀俊麟、陳健偉、黃貴裕等人從此離開球場,加上賭博陰影持續纏繞,和CPBL劃下不解的姻緣,當然很「傷」。

而「傷」最重的,當屬世界盃輸給荷蘭沒能打進前四強,沒辦法重現2001年的榮耀,而第三度直闖東京,挑戰亞洲職棒第一的中華職棒冠軍統一獅,卻慘敗給韓 國KBO的SK飛龍,更糟糕地,是亞錦賽連敗給韓、日,尤其是對日本之戰一度領先卻馬上將分數奉還給對手,無緣一舉就打進北京奧運,更是台灣球迷最深的傷 痛。

禁藥報告傷透大聯盟

別以為「傷」只適用在台灣,就日本棒球來說,越來越多球員改赴美國職棒淘金,或多或少對日本職棒產生衝擊,而美國職棒雖然營收持續攀升,但Mitchell Report(禁藥報告)對棒壇的衝擊,依舊很「傷」。

來年台灣棒球會是哪個單字呢?希望不要再「傷」了,不論是「奧」運、「北」京或「獎」牌都好,就看福爾摩沙的造化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棒球迷電子報

星期五, 8月 10, 2007

暴投王改行 安凱爾首場就轟

信不信由你,曾經創下百年來季後賽單局暴投紀錄的左投安凱爾(Rick Ankiel),在棄投從打後不但重返大聯盟,而且於重回大聯盟打擊區的首戰就開砲,揮出三分全壘打,幫助聖路易紅雀以五比零擊敗聖地亞哥教士。

第一次對安凱爾有印象是在1997年,因為他的經紀人是鼎鼎大名、索價很高的波拉斯(Scott Boras),所以他延遲到第二輪(全部第七十二指名)才被聖路易挑走,但最終還是拿到幾乎和選秀狀元一樣多的兩百五十萬簽約金,以高中生投手之姿獲得當 時史上第五高的簽約金。

隔年安凱爾馬上展現實力,選為高階1A卡羅來納聯盟明星賽先發投手、棒球美國小聯盟明星第一隊先發投手、1A中西聯盟與高階1A最佳投手新 秀、紅雀小聯盟年度球員、1999年被今日美國和棒球美國選為年度小聯盟選手,獲選2A德州聯盟明星賽投手、棒球美國小聯盟明星第一隊先發投手,同年8月 23日在蒙特婁出戰博覽會(已經搬家更名為華盛頓國民),先發五局丟三分無關勝敗。

當然,大家最記得的安凱爾是在2000年,儘管開季就擠進紅雀先發輪值,整年交出11勝7敗防禦率3.50,三振194次保送90次的優異 佳績,球季結束後票選新人王第二名,但問題出在季後賽,被總教練拉魯沙(Tony La Russa)欽點擔任國聯分區冠軍賽首戰先發投手的安凱爾,儘管隊友首局就幫他攻下六分,前兩局遇到危機但都順利化解,不過在三局上徹底崩盤,投出五次暴 投、四次保送後退場,原本以為只是單一個案,但在國聯冠軍賽先發連一局都沒投完,在20球當中有五球捕手接不到,其中兩球算暴投,隔三天再中繼又兩個暴 投,累計在2000年季後賽只投四局,九次暴投,十一次保送,完全找不著好球帶。

我還記得當年冬天,出國轉機時隨手翻翻封面是NBA國王隊的運動畫刊,棒球單元就提安凱爾,還有照片拍他在海邊思索要怎麼突破這控球問題, 並表示他已經走出控球不穏的陰影,只不過,難關一直沒有克服,2002年安凱爾還受傷整季泡湯,2004年和胡金龍對戰過,可惜胡金龍都沒擊出安打,而好不容易安凱爾在2004年底波多離各冬季聯盟有進展,控球突然回穩,眼看離大聯盟只差臨門一腳,但隔年三月份再出狀況,決定棄投從打重新出發。

原本以為就要從此被人遺忘,淹沒在茫茫小聯盟球員當中,但好巧不巧重新於中西聯盟出發的安凱爾,剛好和陳鏞基、鄭錡鴻、耿伯軒隸屬同一聯盟,讓關注旅美球員的筆者注意到他的存在,2005年5月25日他遭遇鄭錡鴻先發、耿伯軒中繼的藍鳥1A Lansing Lugnuts,儘管錡鴻、耿胖那天表現不佳,但也幫胡金龍報仇,沒被安凱爾敲出安打,隔兩天,他對上陳鏞基效力的水手1A Wisconsin Timber Rattlers,在四連戰轟出三發全壘打,讓我開始覺得,他有機會以打者身份回到大聯盟。

雖然去年他又因為膝蓋手術五月底就結束球季,但今年開始健康的打球又砲聲隆隆,在102場比賽中儘管打擊率只有.267,三振90次只有 25次保送,但也敲出太平洋海岸聯盟最多的32支全壘打與次多的89分打點,紅雀球團也表明九月份會將他拉拔上大聯盟,在Scott Spiezio出問題的情況下,二十八歲的安凱爾提前獲得機會。

曾於2000年4月20日,在舊Busch Stadium對聖地亞哥教士Vicente Palacios轟出全壘打的安凱爾,今天儘管前三打席被Chris Young壓制,一次內野游擊高飛球,兩次三振,但在七局下兩人在壘一好兩壞時將Doug Brocail的79英里變化球轟出右外野全壘打牆外,向新Busch Stadium的42,848名觀眾與全世界宣告,我回來了,至於他的大聯盟生涯會有怎麼樣的發展,就等時間來告訴我們吧!

本文原載於【聯合新聞網

星期三, 6月 13, 2007

在王建民、郭泓志、曹錦輝之外

在王建民輕鬆贏得第六勝、郭泓志拿下本季首勝外加轟出台灣在美國大聯盟的第一支全壘打、曹錦輝也即將重回大聯盟的同時,還有20名台灣選手正在美國職棒的小聯盟打拼,努力奮鬥期望能早日登上棒球界最高殿堂。

儘管主流媒體都將絕大部分的篇幅留給王、郭、曹,不應該忘記這群在異鄉努力的台灣之子,在短期聯盟、新人聯盟即將開打之際,來看看已經出賽的眾小將們表現如何。

旅美球員23條好漢中,扣除在大聯盟的王建民、郭泓志和曹錦輝,在復健的鄭錡鴻,以及還未出賽的林彥峰黃志祥林旺衛林旺億洪晨恩邱子愷林柏佑郭勝安陳鴻文溫志翔林哲瑄,已有三投五打共八人,在小聯盟比賽中亮相。

金鏞連線拼圖缺角

這八人當中唯一從3A開始,去年在台中洲際盃、杜哈亞運替中華隊立下汗馬功勞的陳鏞基,雖然頗受到球團重視,可惜只打五場比賽就肩傷復發,必須動手術治療,留下0.333打擊率、3分打點、2分得分、1次盜壘的成績,今年再出賽的機率很低,年底的國際賽應該看不到他的身影。

而因為道奇臨時簽下老將卡住3A先發游擊手位置,不得已從2A南方聯盟再次出發的胡金龍,雖然前兩個禮拜有點找不到準心,但隨即開始大殺四方,不論在白天或晚上、主場或客場、壘上有人或沒人、對左投或右投,4月、5月或6月,打擊率通通超過三成,讓2A的投手毫無招架之力。

守備被認定具備大聯盟實力的胡金龍,至今得40分,23支二壘打、4支三壘打、3支全壘打,22分打點,8次盜壘成功,打擊率0.329排名全隊第一、聯盟第六,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胡金龍打破「台灣打者一向畏懼左投」的弱點,目前對左投打擊率超過四成。

* 第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的胡金龍/攝影/陳楷/2006

羅錦龍、增菘瑋先發出擊

小聯盟三名台灣投手當中,羅錦龍增菘瑋都列入球隊先發輪值,被中華隊總教練郭泰源點名七月份要到美國特別觀察近況。

人高馬大的羅錦龍,在小聯盟苦蹲五年之後升上2A,儘管首戰就贏得勝利,可惜球季至今表現差強人意,控球穩定度欠佳導致成績不理想,尤其是對右打幾 乎缺乏壓制力,好消息是最近三戰化解危機能力提升,防禦率大幅下降,目前2勝5敗防禦率5.83,投58.2局被敲出68支安打,其中7支全壘打,失43 分、責失38分,保送30次、三振35次。

至於前兩年的中華隊王牌增菘瑋,第一年踏入小聯盟就從高階1A出發,可惜命運之神不給他面子,至今先發12戰卻一勝難求。反倒吞下五敗,不是隊友火 力不夠,就是牛棚放火,好消息是交出來的成績單還不壞,最近六場先發有五場的單場三振至少五次,65局的投球中被打61支安打,5支全壘打,54次三振、 20次保送,失掉34分、責失28分,防禦率3.88。

耿伯軒、武昭關力爭上游

第一位在美國被交易的台灣選手,武昭關由於連跳兩級,加上原本並非球隊主力,成績不夠亮眼,上場機會受到限制,迄今只有六次出賽,其中兩次先發,打擊率0.250,但他仍是台灣至今唯一的旅美捕手,兩度和增菘瑋搭配都沒讓增菘瑋丟分,配球的能耐應該不賴。

而在兩大先發之外,唯一中繼的耿伯軒因 為背傷影響,直到5月初才正式登錄上場,扣除前兩戰狀況不穏丟六分外,表現中規中矩,所吞下的三敗剛好是他最近丟分的那三場,其餘六戰都幫球隊守城無失分 並拿下一次救援成功,目前丟20局被敲21支安打,21次三振、11次保送,失掉11分、10分自責,防禦率4.50。

羅國輝、蔣智賢等待出頭

都在前年簽約,同為職棒二年級生羅國輝蔣智賢,一外野一內野、一右打一左打,才剛在小聯盟起步,還需要持續努力打拼。

和去年一樣從1A出發的羅國輝,雖然四月面臨超級大低潮,打擊率一度只有0.107,還因此沒能站穩先發位置,還好5月8日起找回球感,尤其壘上有 人時打擊率都能破三成,也重獲教練團信任,曾連續十二場比賽安打,至今打擊率回升到0.246,5支二壘打,2支三壘打,2支全壘打、23分打點,得23 分,13次盜壘成功。

而去年才高中畢業的蔣智賢,由於在延長春訓所向披靡,提前升上1A南大西洋聯盟,雖然成績偶有起伏,但長打出線機率高,還於5月19日轟出本季台灣 球員在美國職棒的第一支全壘打,唯一的缺點是保送過少,目前打擊率.289、11支二壘打、1支三壘打,3支全壘打,18分打點,得15分。

台灣整體棒球實力待提升

在這八名小將當中,近況火熱且等級最高的胡金龍,看來應該是下一位站上大聯盟的台灣球員,其餘選手還需要多些時間歷練或養傷,球迷看電視欣賞王建民 英姿的同時,有機會不妨多多關心正在太平洋彼端奮戰的眾小將,也別忘記短期聯盟與新人聯盟將於6月下旬開始,還有十多名台灣選手將陸續上陣。

畢竟,台灣的棒球要向前走,只靠王、郭、曹並不夠,還需有更多的球員踏上最高舞台,才有助刺激提升台灣整體棒球實力,棒協、職棒聯盟和學生棒球聯盟 必須深刻體會,保護選手是首要課題,教練和裁判素質提升刻不容緩,場地設備不足與不良都得改善,棒球運動風氣的普及推廣也不容忽視,唯有如此,台灣棒球才 有機會超越韓國、趕上日本。

《註》

本文投打數據統計至2007年6月13日止。

本文同時刊登於台灣好生活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