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10, 2007

大聯盟級青棒營真划算?

從事棒球運動,花費可不小,除了球本身是非常大量的消耗品外,還有球衣、守備手套、打擊手套、球棒、護具、釘鞋、護腕等零零總總一大堆裝備,想要樣樣具備,得花到數千甚至上萬塊才能搞定。

不過,這並非本文的主題,畢竟,想打球但缺乏球具自然很難上場,也不容易學習或練習,就算你能空手接球,也沒辦法空手打球。

在此想討論的是,日前中華棒協和美國經紀公司合辦,邀請前大聯盟球星,在林口體院舉辦為期五天青棒投捕、打擊訓練營的事。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為了厚實棒球國力,中華棒協近年來舉辦多次訓練營,像去年底就有由徐生明領軍,在台北、台中、高雄、台東進行四期的少棒投手訓練營,而今年三月中則和美國經紀公司Wasserman Media Group(WMG)一同開辦青棒投捕打擊訓練營。

在經紀公司的奧援下,講師來頭可不小,包括六度勝場超過十五場的左投藍格斯頓(Mark Langston)、加拿大棒球名人堂麥卡斯基(Kirk McCaskill)、兩次銀棒獎得主的華力克(Timothy Wallach)、前紐約大都會隊捕手費茲傑拉(Mike Fitzgerald)等豪華陣容。

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由WMG事業發展部總監田宗浩,前外交部長田弘茂之子所簽線,橫跨多項職業運動,擁有松井秀喜、 穆西納(Mike Mussina)、吉安比(Jason Giambi)和佛考(Rafael Furcal)等數十位選手的經紀約的WMG,為了開拓台灣市場,提供資源排出最強的菜單,讓青棒學子們接受最好的訓練。

訓練還是挖寶?

看起來立意良善要幫助台灣業餘棒壇,但對精打細算的經紀公司來說,這個交易一點都不吃虧,畢竟只要出錢出人,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目前台灣高中棒球的菁英,藉「訓練」之名,達到「選才」之實,還可以達到行銷廣告的效果,讓球迷知道這家經紀公司,怎麼算都划得來。

對於業餘龍頭棒協而言,當然明瞭經紀公司的目的,希望藉此雙方「互惠」各取所需,讓台灣的未來可以得到最優秀的訓練,但如何守住只讓經紀公司「訓練」卻不「挖寶」,只能「看」卻不能「碰」,是個超級大難題。

「訓練營」所衍生的另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合作是否有其必要,或者說,別家經紀公司,甚至大聯盟球隊,會不會都想獲得這樣的機會,來一探台灣棒球的年輕菁英,難保明年不會開放競標,讓大家來搶奪舉辦青棒訓練營的權利。

球員該學的不只是棒球

不管怎麼樣,大聯盟名師坐陣的訓練,讓十多歲的棒球青年獲益匪淺,可惜的是,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天,再加上言語隔閡,講師和學員人數的差異,是否能完全因材施教,的確是不小的問號,但面對面接觸最高水準的衝擊,對選手來說,想必又是一番全新的體驗。

就台灣棒球的未來而言,其實不僅僅只有球場內的技術得學習,該教球員的還有基本國民教育,而非腦袋只有「棒球」,別忘 記,台灣棒球打了百年,也只產出一個王建民,能踏上大聯盟土地的,到目前也才不過四人而已,就算留在台灣打職棒,也有太多的選手無法出頭,在棒球以外的一 技之長,對任何選手來說都有其必要。

就像高中畢業生要選擇大學一樣,棒球員也該有生涯規劃,不論是升學、留在國內打業餘、或是加入中華職棒,或是往日本、甚至美國發展,都該有人能幫忙諮詢、顧問,告訴他們該留意什麼,該注意什麼,不要被經紀人剝削,也別被國外球隊壓低價碼。

棒協辦訓練營的錢該省嗎?

合作案最大的問題是,棒協該不該省這筆錢,今年從體委會撥得1550萬預算,達所有單項協會之首的棒協,雖然年底得辦兩項大賽,但照過往經驗來看,反而會因此有更多鈔票進帳,加上有金控公司願意冠名贊助青棒比賽,成立青棒發展基金專戶,錢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此外,信誓旦旦不讓經紀人、大聯盟球隊挖角台灣高中選手的棒協,為什麼在此時張開雙手迎接經紀公司,看起來雙重標準多少會讓人懷疑,畢竟「瓜田李下」,掌管業餘棒壇的棒協,凡是都得小心謹慎才是。

雖然相信棒協不會和WMG達成什麼「默契」,讓經紀公司有優先權和選手接觸,但此事很容易遭人留下話柄,這種錢到底該不該省,能不能省,高層需要好好深思,球迷們也該多多熟慮才是。

本文同時刊登於棒球迷電子報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