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27, 2006

洲際盃啟示錄:這樣會不會太多?

第十六屆洲際盃已經順利落幕,筆者有幸兩個週末都搭車下台中看了五場比賽,中華隊雖然靠著荷蘭擊敗澳洲擠進四強,並 在季軍戰擊退洲際盃十一連敗的日本贏得第三名,也是近年來最佳成績,但說句實話,即便人在現場,親身體驗滿場球迷的高亢情緒,看到季軍到手,我卻依然高興 不起來。

由於想表達的東西實在太多,自知找不到足夠的時間一次寫完,因此決定分數個主題一一探討,我在這次洲際盃所看到的、聽到的、聊到的與想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台灣球員個個「鐵打」

原本設定的第一個主題和中華隊無關,但在仔細計算後發現幾個驚人的事實,因此決定提前談論我曾經寫過兩次的話題:投球數。會浮現這樣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主角就是已於今年七月份和克里夫蘭印地安人簽約的增菘瑋,他在這次洲際盃的使用量,實在相當「鐵人」。

雖然增菘瑋不是這次賽會投球數最多的中華隊投手,沒入選亞運的陽建福在十天內三度先發合計258球,但增菘瑋從原本的先發角色,改為後援,導致他於九天之內出賽五場投231球,包括最後四天內三度後援共丟123球,其中還夾雜他在四強決賽中古之戰後拉傷的消息。

而這僅是帳面上所到的數字,稍微注意比賽的球迷就知道,中華隊這次投手的熱身準備都相當「足夠」,早早就在牛棚練投,還有因為擔心球員狀況不佳,像16日中古之戰當天,羅正龍雖然已經先發上場,但為了避免投手出狀況,李振昌於第一局就開始熱身,雖然這位來自榮工的投手最終沒有登板,但他還是在旁練投好幾局,體力的消耗在所難免。

角色定位不明?

從賽事的安排來看,十位投手中必須有四名先發,從結果得知,教練團預定由潘威倫、陽建福、增菘瑋和林恩宇排定輪值,而林岳平、耿伯軒專司後援,陽耀勳、林克謙、羅正龍和李振昌以中繼為主,並伺機調動。

只不過,由於第一戰潘威倫對義大利投不滿三局退場,中繼群也擋不住砲火,導致調度大亂,接下來除了和菲律賓之戰是由林克謙六局六十九球完封外,其餘場場硬仗,扣掉和季軍賽四分之差擊敗日本外,輸贏都在兩分之內,每一位投手的使用都極為關鍵。

也因為 每次投手調度事關大局,在林恩宇後來手肘受傷無法出賽的情況之下,已經減少一名可用之兵,扣除必須先發輪值的成員,連業餘的羅正龍都得臨危披掛上陣,加上 李振昌、陽耀勳無法獲得教練團信任(李振昌在第四天後,就只有牛棚熱身的機會,陽耀勳則只於第一天出賽對義大利),投手吃緊的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不解還是不解

即便如此,有幾次調度還是無法讓人理解,其一就是首戰對義大利已經落後十分的情況下,還把耿伯軒派上場,雖然他只投五球,但別忘記他早就於場邊熱身,在一場怎麼看都不可能獲勝的比賽,有必要推出王牌救援出賽嗎?

而最重要的是,義大利的出賽導致耿伯軒連續三天登板,對於體力的調配勢必有所影響,畢竟,過去兩年都在小聯盟奮鬥的耿胖,只有今年曾於72324日,在高階1A連續出賽過一次,當然從未有過連續三天出賽的紀錄。

調出耿伯軒過去兩年的出賽紀錄,會發現他去年大部分出賽間隔都有三天以上,休息一天的和休息兩天的各只有三次,而本季出賽稍微頻繁,扣除三天以上者,休一天只有四次,休兩天則達到十二次,換句話說,就是要讓選手能有時間能回復到最佳狀態。

硬著頭皮上陣

相較之下,業餘棒壇的王牌則沒這麼好命,才剛對澳洲先發丟103球,儘管兩天後碰上荷蘭已經錯失換投良機導致三分落後,增菘瑋還是得登板,隔一天對古巴又投3.1局,贏得艱苦的一勝,只休一天再對古巴,還是得投三局。

更別提四強賽對古巴賽後大腿拉傷,教練團表示「屬於疲勞性拉傷」,季軍戰對日本還是得後援,而且這一投又是三局,雖然球員口中不敢輕言說累,但肢體動作和反應,都已經顯示出來,這已經超過他的負荷。

由於還得備戰亞運,洲際盃打完休息兩天,增菘瑋與隊友傳接球後還是覺得肩頸不適,得靠著按摩、復健、泡三溫暖來舒壓,肌肉緊繃的情形直到抵達杜哈才稍稍抒解,但能否完全恢復,亞運的投球會不會再對他造成影響,沒有人知道。

業餘投手很耐操?

也許有人說,業餘投手的整年投球比起職業球員還來得少,短期盃賽這樣的投球對他來說並不會造成影響,只要有足夠的休息即可。問題是,洲際盃完不到十天,就要應付亞運這項重大賽事,他真得有足夠的休息,能得到足夠的消息嗎?

讓人不可忽視的是,增菘瑋整年真得投不多嗎?其實不然,他入選經典賽國手,還參加春季聯賽,到美國移地訓練、參加哈連盃、世界大學錦標賽、然後是洲際盃,根據網路上所查到的資料,一個讓我訝異的數字出現,他整年已經投滿158局,詳細數字請見下表。

是的,158局,在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正式比賽,少數是熱身賽的成績,拿今年中華職棒來說,增菘瑋可以排名第八,投得比吳偲佑季賽(139)還多,546就算加上總冠軍賽與亞洲職棒大賽,也不過才151.1局。

知道王建民赴美的投球局數有多少嗎?2000年他初次赴美,只投87局,隔年受傷,到2002年加上釜山亞運,也只投90.1局,2003年加上札幌亞錦賽,只有132.1局,20042A3A外加雅典奧運,才有162.2局,去年因傷所以只投159.1局,今年才一口氣突破200局,加上春訓共投233.1局(王建民的局數已經包括大聯盟春訓的出賽紀錄)。

保護投手為時已晚?

我不知道這樣的球數算不算太多,也不知道這樣的局數是否已經超過他的負荷,但我知道的是,萬一增菘瑋以後得進廠保養,所有的人都會想起,在台中舉辦邀請賽性質的洲際盃,他一共出賽五場,九天內投231球,在亞運之前,他整年已經投滿158局。

我只能希望,這樣的一天不會出現,增菘瑋的體質能負擔如此高的投球份量,來年能在小聯盟大放異彩,早日升上大聯盟。我也希望,增菘瑋的遭遇不會再次於台灣發生,也期待不論是留在台灣或是赴美日打職棒的球員,都能有健康的身體,在球場上馳騁得到佳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